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教育科技

语文教育改革教材修订只是开始

来源: 京华时报 作者: 刘志权 2014-06-16 10:03:4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童年的记忆是深刻的,可能每个人都对中小学教材有很深的记忆。比如,彩页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南京长江大桥》《火烧云》……当然,还有众多琅琅上口的古诗。

  记忆不全是美好的。曾经给予我们持久影响的是哪些?也许每个人情况有所不同,但是,我想,起码,“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或者“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之类,是无法忘记的。不但无法忘记,而且至今有用。而其他的,一部分被彻底遗忘,另一部分只剩下了零星的碎片。

  教材其实让我们耿耿于怀。正因如此,“一纲多本”后,语文教材的每一次改动,都会引发热议。从鲁迅文章的减少,到朱自清文章的争议,到民国课本的走红……一次次躁动背后,都潜藏着我们的记忆、缺憾,以及对下一辈的某种补偿心理——我们希望他们接受的教育比我们更好,比我们少走弯路。

  关于教材的建设,几乎是一门专门的学问。语文者,如叶圣陶所言,“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但落实到教材层面,具体的“语文观”却是千差万别。不过,再高深的理论,也不应该违反“用户体验”这一普遍的经验。我们一方面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另一方面,也应求诸我们的“初心”。

  比如,如果结合语文的特点和中小学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核心应该是“美”的。美首先体现为一种亲和力。从装帧到插图,贴近儿童的心理,让孩子喜闻乐见;美还体现为优美的语言文字,需要多一些容易记住的、节奏感强的古诗,而不在于主题“向上”、“贴近时代”却语言无味的记叙文;美还体现为想象、意趣,比如《蜗牛》式的“流行歌曲”。

  它要求的其实是我们放下“教育”的架子和功利,放下假大空的“爱国情怀”,真正启迪孩子在快乐中发现“美”的眼睛和心灵。

  从这个角度看,最新修订、刚刚通过评审的语文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确是下了一番功夫:一是《我爱上学》换成了《我爱学语文》;二是四册教材共减少15篇,减少了10%;三是新换了29篇更为“文质兼美,贴近儿童生活”的课文,占25%。由于还没有看到,不能遽然断定变化是否“脱胎换骨”,但不管怎样,这些变化起码都是积极的、符合少年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

  同时,还必须看到,语文教学的改革不是仅靠教材改革就能完成的。知识真正到达孩子,孩子真正接受教育,还需要教师思想观念的改革。而一个群体思想的扭转,可能比一本教材的改革更为艰难。(刘志权)

关键词:歌词,语文教学,改革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