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社会民生

情与理之间的兔子难题

http://www.hebei.com.cn 2013-12-19 08:25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关心兔子也应理性而为

  当一只被拔毛的兔子,成为公共议题中的主角,基于感情之上的道德认知与判断,就要相当谨慎而谦抑:一是因为这兔子不是伴侣动物,经济学而言,属于生产对象或生产工具,你不能把对自家猫狗的感情,平行迁移到产毛兔子的身上;二是回到物权法的范畴,任何讨论都要遵循一个理性前提,兔子再好再可爱,终归是人家的“东西”。

  亚洲善待动物组织提出的还是一个动物保护与福利的常规话题。在全球经贸领域,这甚至已经成为一道现实的贸易保护壁垒。见到兔子遭罪,有人说暴戾、有人骂报应,但面对“中国安哥拉兔毛的产量占世界约九成”的现实,还是提请“板砖专业户”注意一个前提:讨论兔子种种,需要一个“度”——这个“度”,就是人的权益永远大于、优先于动物保护。如果人都没饭吃了,保护兔子安逸自由,岂非令人瞠目?

  可是,我们为什么还是要关心一只被拔毛的兔子呢?说到底,因为人类文明是个爱屋及乌的事情。我们吁求人与人之间的爱与温情,于是也希望这种情感能共振于动物身上,彰显人性大美、熨帖自然之道。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说:“对于人性,道德上的真正考验,根本性的考验,在于如何对待那些需要他怜悯的动物。”这话如果翻译得更有逻辑性一些,就是“待禽兽以人道,就断不至于待人以兽道;肯施恩于弱势,就断不至于失恩于强势”的推理。说得再实在一些,其实我们关心的未必当真是一只兔子的具体生死或冷暖,而是借助兔子这张“试纸”,在测试这个社会人心的底线。若对生命缺乏信仰、对痛苦缺乏同情,公序良俗之上,还能指望开出怎样的花儿呢?

  这些年,中国也不是没有想方设法去保护动物。早在2004年,一座重达16吨的慰灵碑落户武汉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这是我国最大的实验动物“慰灵碑”,旨在纪念在抗非典疫苗和药物实验中为人类健康献身的38只恒河猴。此后,2010年见诸报端的《反虐待动物法》专家意见稿甚至拟规定,违法食用犬、猫或者销售犬、猫肉,将对个人处5000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拘留,并责令具结悔过。只是,仓廪实而知礼节,动物福利或动物保护也是一个道理。历史一再证明:任何超前的、野蛮的保护,不过是对具体公民权益的戕害与剥夺。“高速劫狗”的闹剧,还不能说明道理吗?

  怎么去关心那些被拔毛的兔子?这不是一道抒情题,需要理性作答,更要分清轻重缓急。(邓海建)

关键词:活兔拔毛,安哥拉,兔养殖场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西安日报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