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时政经济

重刑主义不值得留恋

来源: 长江日报 作者: 李杏 2014-10-28 10:28:06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全国人大常委会27日开始审议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此次刑法修改的重点之一是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草案拟对集资诈骗罪等9个罪的刑罚规定作出调整,取消死刑。现有的适用死刑的罪名一共是55个,这9个罪名取消之后,保留的死刑罪名将减至46个。

  慎用和逐步减少死刑,是近年来我国司法和立法实践中一个越来越显著的趋势。2007年1月1日,在中央的支持下,最高人民法院将死刑核准权从各省收回,死刑立即执行的数量由此得到大幅度地下降。2011年5月1日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取消走私文物罪、走私贵重金属罪、盗窃罪等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这是在1997年颁布新刑法以来首次出现的削减死刑的立法例。

  三年来削减22项适用死刑罪名,几乎压缩了三分之一的死刑适用罪名,这无疑是颇为值得关注的。一系列有条不紊的改革举措,以死刑为标志性代表的重刑的淡出,指向的是一部更加“克制”的刑法,这种变化趋势无疑是法治的进步。

  刑罚在法律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严刑不等于苛法,法律的核心并不是重刑,强化法治的意义更不在于用重典。事实上,法律的权威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罪、刑相适的基本原则,而这一原则的践行与社会的发展和观念变迁密切相关,这意味着,法律本身并非一成不变的金科玉律,而是适应时代处于动态中,与一个时代人们对公平正义的基本理解相适应。

  在法制史上,有些曾经的罪名到了今天可能已经不再适合以违法视之,而一些特定时期被视为“十恶不赦”的罪行,也有待新的评估。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法律对此需要做出及时的反应,以适应和调整新的社会关系。在刑罚适用上,一个总体的基调是,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演进,刑罚的使用朝着更谨慎、更严密的方向发展。

  一定程度上,重刑主义的迷恋情绪仍然是存在的,甚至有着不小的影响。传统社会有着深厚的重典主义传统,至今,一些人身上弥漫着对重刑主义的留恋之情,不少人寄希望于法律以“杀一儆百”的严苛手段打击、震慑犯罪,迷信重刑的强大威力,甚至笃定唯有消灭肉体才能根本上铲除罪恶。

  对重刑主义的理想化是值得警惕的。从历史经验来看,法律过多使用重刑的结果,往往不是对犯罪更加有效的遏制,反而会引起民众不适乃至反感抵触,制造社会的紧张气氛,甚至法律或将处于一种被利用的危险境地。重刑主义一旦泛滥,一切社会手段,都将向法律无限倾集,法律容易变成一种制造威慑的工具,难免偏离正当性。

  法律承载着维系社会公平正义的理想与责任,公正永远是第一位的。因此,如果将社会问题引起的负面情绪倾注于重刑,指望重刑来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也只能是一厢情愿,而且代价更大。告别刑法的重刑主义,不能够再有留恋。(李杏)

关键词:死刑罪名,减少,重刑主义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