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老大不大、老二不强”,亟待发力
不仅是交通,新的格局下,石家庄与唐山都亟待转型升级,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尽管这些年很多人都在争论唐山与石家庄的第一第二,说实话,这样的争论,意义实在有限。
其一,第一也好,第二也罢,差距不大,总体水平有待提高。
2018年,石家庄国民生产总值为6355亿元,继续跟在唐山6955亿元后面。2017年石家庄与唐山的数据分别是6003亿元和7106亿元。
就河北一省而言,六七千亿的经济规模已经是屈指可数。不过,放眼全国,这一数据不要说跟京津以及沿海大城市相比,就是临近的郑州比,也是望尘莫及。郑州GDP在2018年突破万亿,而青岛从2016年起,GDP已连续三年突破万亿。
其二,两地均出现增长减缓,如何寻找新动能,实现新增长,是必须面对的课题。
石家庄GDP近几年连续增长,但增幅有限。2018年尽管达到了6355亿元的新高,但在全国省会城市GDP中,只排到了第14位。无论是论绝对值,还是论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程度,均有很大提升空间。经济体量太小,结构不均衡,不仅很难成为全省经济的强大引擎,也不可能托得起“京津冀”三极中的“冀”。
当治霾与经济发展出现某种叠加时,石家庄这座太行山东麓大平原上的新城,迅速变得左支右绌。一边是连续多年空气质量垫底的现实,当地大气质量之差,甚至被称为“霾都”;一边是辖区各地“村村点火、镇镇冒烟”式的粗放发展,这也导致了一旦采取凌厉的关停并转整治措施之后,石家庄经济只能陷入困顿。
唐山的情况则更加不妙。自2017年攀升至7000亿元之后,2018年出现下降势头。尽管下降的绝对值不大,但相比之前几年的烈火烹油,唐山的这种表现无疑让人担忧。
其中根源,恐怕还在于这些年越来越强劲的环境治理。随着公众环境权利意识的提高,首都周边地区治霾也进入攻坚的关键时刻,之前一度占到唐山GDP 70%的钢铁产业开始陷入了持续衰退之中,进而关联到唐山本地的铁矿石开采等相关产业链,造成了唐山经济的持续不振,甚至在2015年还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同时,规划中的产业转型又没有跟上,或者还没能形成生产力,数据不好看,并不奇怪。
当此之时,发展是这两个城市的第一要义。如何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如何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如何真正崛起在大河之北、大平原上,值得思考。
作为区域重镇的石家庄和唐山,哪一个更能代表“冀”、更能托举“冀”,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在当下发展壮大自身,并实现各自的繁荣昌盛。而多中心、散点分布的好处,恰恰在于,“各美其美”了,才能“美美与共”。
日月经天,星辰大海。河北城市发展的不二路径,不外乎如何与日月做好对接与服务、共存与互补。在当下,各地应该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和筹办北京冬奥会三件大事,迅速做大做强城市。
具体到产业布局,除了国家政策十分明朗的承接北京疏解产业,石家庄和唐山各有优势。石家庄的制药以及现代农业基础很好,完全可以继续有所作为。考虑到信息时代的“变脸术”,相对落后的城市因为包袱轻,反而拥有“后发优势”。
唐山的钢铁产业也并非完全就是“弃子”。一个现代钢城的存在,本来就是中国经济强大的支撑。现在的问题是要实现更环保的生产、更高质量的发展。经历了这些年的转型阵痛,唐山钢铁已经具备了再次出发的底气。至于现代装备业,唐山的优势也十分明显。
而从河北全域看,各城发展也远非饱和。绝大多数城市的GDP徘徊于三千亿及以下水平,即便是“老大”和“老二”,六七千亿的水平在省内或许十分亮眼,但在全国范围看,同样不起眼。
总之,石家庄与唐山的故事,并非外界理解的相爱相杀,而是共同发展。即便单个的城市还无法成为"京津冀"一极,但若石家庄、唐山都能发力,则整个河北省的经济体量自然客观,从而能够真正成为“京津冀”的一个强大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