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认证沦为揽钱工具……
从一把蔬菜,到一辆汽车,到一家企业……“认证”二字随处可见。新华社记者经过数月暗访,发现在企业质量管理认证、玩具业产品认证、农产品有机认证三大领域,认证变“认钱”的“潜规则”盛行,弄虚作假走过场司空见惯,一些认证已沦为部分企业自我美化的“假面具”。(6月16日《西安日报》) 其实这种情形,并非始于今朝。早在认证舶来之后,这一起源于西方的管理制度,就带上了东方的特色,在华夏大地到处游走。比如ISO认证证书,中国至少有几十万份,成为名副其实的认证大国。从设计初衷上说,它的确有保证质量的作用,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因为认证针对的不是一个具体的产品(尽管这种产品包括在内),而是供方(产品或服务提供方,即通常所说的企业)整个的质量体系。换句话说,供方通过建立一整套程序化的、符合国际标准的文件,使企业全部质量活动——原料进厂、材料领用、生产制造、成品入库、发货运送、售后服务、返厂维修等等质量活动处于受控状态。就像质量追溯,它能够溯本求源,找到问题的源头,这当然是企业能否发展的根本。 而且,由于认证机构拥有“第三方”的特殊身份,与企业既无利害关系,也无隶属关系,加上认证机构有着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人员,依托丰富的认证实践,赢得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信任,就会使认证权威公正,令人信服。 但是,认证走到今天,却生出了“认证变认钱、给钱就能过”的怪胎,潜规则大行其道,认证者心照不宣。奇怪吗?其实也不奇怪。首先,认证本身也是“产品”,认证机构也是“公司”,是一种特殊的服务。是产品就要销得出去,是公司就要盈利生存,这是最为基本的逻辑。而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需要认证的供方(企业),就是认证机构的“客户”。 其次,虽然一般而言,客户就是上帝,应该巴结上帝才对。但这位上帝因为有上帝的局限和难处,比如你是一家安防产品生产企业,你要为小区门禁系统提供配套,招投标时,首先就要有一定的资质;其中ISO认证,就是必须迈过的门槛。没有这种资质,你就进不了投标的大门,也就没有中标的可能,结果危及企业生存。所以认证之于企业,又是志在必得的事情。这时,你就得有求认证机构。 所以,认证机构、中介机构、被认企业,关系盘根错节、利益互相牵连,很容易在各自诉求面前,达成“灰色合作”的联盟。至于附着其中的见不得阳光的勾当,比如东方信展公司经理说的“6500块全包,发票开一万二”,你懂的。 实实在在地说,老外发明的这套认证,确实有实际的价值,真真正正予以实行,养成执行程序的习惯,企业管理就能达到一个不错的高度,也能为社会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收获可观的社会效益。但如果认证仅仅成了装点门面自我包装的道具,或者沦为揽钱的工具,认证就失去了原本的价值,变得毫无意义。 |
关键词:认证,揽钱,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