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保安能否安心做保安
在过去20年里,北大保安队先后有500余名保安考学深造,有的考取大专或本科学历,有的甚至考上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有的毕业后当上了大学老师。针对北大保安考大学现象,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称,“大学本来应当是开放的,应当引导社会观念、社会潮流。现在只是有保安旁听他们的课,拿文凭。我想未来应该更加走向开放,有更多的市民去旁听他们的课,拿到文凭。”(5月12日《燕赵都市报》) 这不是第一次报道北大保安的事迹,2011年的同题报道是说,300名北大保安,在过去17年间,有的取得了大专或本科学历,有的还考上了重点高校的研究生。两篇报道相比较,过去3年里,至少有200名北大保安在学业上继续深造。不知道北大保安队伍的规模有多大,在不少高校保安的人数就在一两百人。在北大3年就有200多名保安“跳槽”或准备离开,对一个单位来说员工跳槽率之高并不是美谈。 北大能给保安旁听、求学成才的机会,这固然是好的。但北大保安留不住人才,跳槽频繁也是客观存在的。他们中的一员甘相伟写了一本书《站着上北大》,他的传奇故事是这样说的:来北大当保安之前,他只是个小人物,自称“草根”,“蚁族”,“青年农民”、“普通保安”,但他不屈服命运安排,在没有资源,毫无背景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奋斗,从苦境里逆生“精英意识”,凭借自己的奋斗精神,以北大保安身份,考上北大中文系,拼命获得与北大学子并肩的机会。这样的励志故事,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对身份的歧视:保安就是“草根”,北大学子便是“精英”了。这样的标签,还不是外人贴的,这些保安打心眼也觉得读上大学就比原来更高贵了。 据说,到北大当保安的青年有一类是主动投奔北大而来的,他们有的是中专、高中毕业,有的是大专毕业,有的甚至是大学本科毕业,他们有着明确的学习动机,到北大当保安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这样“动机不纯”、“三心二意”的员工,在别的单位是不受欢迎的,且不说考上大学就放弃现在的工作了,到北大不过是当做一个跳板,在职期间因为还要兼顾学习考试,肯定也会影响保安的本职工作。试想一下,一个保安一边看书,一边执勤,校园安全能放心吗?另外,校园相对封闭、人员素质较高,本来就是个治安较好的“象牙塔”,本来并不需要那么多保安,加上同时学习的保安效率较低,可想而知,北大保安的规模将有多么庞大。假如北大的保安安于本职工作,想必可以精简一大批“三心二意”的人,也可以削减很大的行政成本。 不过,新闻并没有说,这些北大保安考学深造后,就离开现在的保安队伍了。那就存在一个可能,北大保安努力考学深造的结果依然是做保安,这就比“不安心”本职工作更可怕——读书不能改变命运。诚然,那些保安可以利用北大学习环境,刻苦学习、努力奋斗、提升学历、增长知识,但家庭背景依然没有变化。学历的提高在获得更体面的职业上有多大的砝码呢?事实上,完成高等学业,只是获得社会地位上升的可能性而已,这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保安的人生还是未知数。保安读完大学后,依旧存在不公平的境况,“拼爹”依然决定社会竞争环境,保安到头来还是保安,那些多学的知识在保安的岗位上有什么用呢? 如果每个职业都能获得平等的尊重,并非保安就是“草根”,教授就是“精英”。保安等体力劳动者,做好本职工作,就能获得读了大学出来的脑力劳动者同等的待遇。哪怕在北大,保安也能安心做保安,为这个职业感到自豪。当北大保安的梦想不是考大学而是继续当保安,他们学知识只是作为兴趣爱好,并非为了改变当保安的现状,那时候,走出北大,中国人对公平正义的焦虑肯定也少得多。 |
关键词:北大,保安,考学深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