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廉政灶”遏制“舌尖上的腐败”
岁末年初,中国大小官场普遍遭遇“吃”的问题。事实上,近年来,中国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已经开始探索一些方法遏制吃请的风气,减少接待的费用。其中,陕西省率先实施的“廉政灶”制度经过几年的探索就取得很好的成效。(1月6日 新华网) 每逢公务接待或年节,中国官场都会面临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吃”。我国历来有“酒桌文化”的传统,在当下官场,公务饭局更成了家常便饭。领导视察要吃喝,上级检查要吃喝,招商引资要吃喝,提拔升官要吃喝……尤其是在像元旦、春节这样的“年关”之际,各种名义的吃请风更是盛行,而且逢“饭局”必去饭店、酒店,抽高档烟、喝高档酒、点高档菜,似乎不这样就显得接待不重视、不上“档次”,人们陷入了公款吃喝的“包围圈”。这种“舌尖上的腐败”不仅给各级财政造成极大浪费,更是喝伤了胃,抽伤了肺,吃坏了党风政风。 诚然,公务接待是必不可少的,但没有必要非去“下馆子”。事实上,为解决家不在本地的干部吃饭问题,很多乡镇和机关单位都设有机关食堂,平常的公务招待完全可以在内部食堂解决,陕西省实施的“廉政灶”制度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陕西从2006年开始在咸阳试行“廉政灶”,迄今已覆盖全省各乡镇。仅以泾阳县为例,从2012年4月至9月底,全县各乡镇“廉政灶”共接待中央、省、市、县4级检查、调研人员6310人次,接待费开支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1.2%,效果之明显让人深受鼓舞。 但是,人们在高兴之余也有一些隐忧:那就是“廉政灶”究竟能走多远。在素来看重吃喝的中国,要以“廉政灶”来革除陋习、减少公款吃喝,实非一朝一夕之功,需各方齐心协力。吃请者和请吃者要加强自律,莫找托词“合理犯规”;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公正公开的公共财政体系和现代行政绩效考核体系,并强化落实和监督;将公款吃喝纳入法律范畴,让惩治公共资源浪费有法可依,使公共资源浪费无立足之地。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去河北考察时用餐仅“四菜一汤”且不喝酒,这种率先垂范掀起了政坛“吃”的革命。上有所行,下必效之。中央高层已经做出了典范,让我们以此为契机,把“廉政灶”长久推行下去,彻底遏制“舌尖上的腐败”。(张娜) |
关键词:公务接待,酒桌文化,廉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