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火灾的教训不止弃婴问题
兰考大火烧出了诸多问题,对政府部门管理职能和弃婴孤儿收养机制的完善,以及社会福利院和公共救济制度的建设等已有很多批评和反思,但地方政府和相关部委在这一公共事件发生后的表现实在也让人不吐不快。据人民网报道,人民日报记者欲就此事采访民政部门,但一上午打了15次电话,都没有结果。联系到此前兰考县政府阻挠记者采访当事人,以及地方媒体把灾难事件报道成对领导“亲临现场”的“表扬模式”,可以看出,一些部门在遭遇突发性危机事件之后,仍在采取惯常的回避、拖延、隐瞒等手段,试图淡化自己的责任。 当今网络时代,网络社区、微博等多样化的信息发布渠道形成了新形态的公共社区,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已大为改观,面对一些公共事件政府如果不及时做出回应,一方面会造成各种流言、谣言的泛滥,另一方面可能仍然无法阻止相应信息的传播。以这次兰考火灾事故为例,政府完全无法垄断关于袁厉害其人或火灾事故的相关信息,回避和强辩只能使自己更加被动。 从现实情况看,虽然屡有前车之鉴,但这种自下而上的监督似乎还不足以改变官员的工作作风和政绩观,一些政府部门在其他公共事件中的表现远比兰考大火恶劣,如山西的矿难瞒报,以及躲猫猫、鞋带上吊、纸钱开锁、喝开水死等离奇说辞,可谓各种荒诞让人随时受不了,凡此种种使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大为受损,而其恶果也正在呈现。 此类公共危机,关系到公众切身利益,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既是媒体的责任,也是政府的义务,同时,还是完善政府工作和社会运行机制的契机,因此,政府部门在遭遇突发性公共事件之后,应该与媒体良性互动,共同做好相应的“善后”工作。 兰考火灾的教训很多,这也算是一个吧。我以为,这比完善政府监管职能和儿童救助政策难度更大,也更为重要。 |
关键词:政府部门,地方政府,火灾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