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 赵志疆(河南)
10月7日,重庆大学博物馆开馆,展出佛造像、玉器、青铜器等400余件展品。14日下午,有微信号发布文章《重庆大学耗资670万建了一座赝品博物馆?》,质疑展品真伪问题。@重庆大学15日回应:立即成立专门工作组,对该情况进行核查,结果将及时公布。
重庆大学博物馆的陶俑展品(局部),被指“这件较大的三彩女俑挂的是现代才有的洋蓝”。
深陷舆论漩涡之中,重庆大学博物馆已经闭馆,开馆时设置在门口的“大象有形——中国古典造型艺术展”展板格外醒目。按照参观过展览的网友质疑,展览虽然以“古典造型”为展出主要内容,但一些展品却洋溢着“现代工艺”的色彩,“电镀金镶人工合成绿松石以及不知名合成宝石的乌龟,把电镀工艺和人造宝石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两千多年”。虽然以“艺术展”为名,某些展品却令文物专家大呼“已经假冒到荒唐的地步”。其中,一件唐三彩女俑不仅被指挂着现代才有的洋蓝色,而且被斥“大大突破了唐代审美的下限”。既不是“古典造型”,又没有“艺术气息”,这些展品何以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
据介绍,重庆大学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均由重庆大学教授、著名收藏家吴应骑捐赠。吴应骑在捐赠时曾向媒体表示,“这些文物都是经过相关专家鉴定的,非常珍贵的文物占到60%以上。我希望重庆大学的博物馆能建设成全国高校中一流的博物馆。”重庆大学博物馆刚刚开馆,就以“赝品博物馆”的传闻名声大噪,着实算得上是一个黑色幽默。当此之时,很容易使人产生的疑问是,那些令人无力吐槽的展品,到底经过了哪些“相关专家”的鉴定?
实际上,“相关专家”并非自说自话,而是真实存在的。2016年1月14日,重庆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微信公众号曾发文称,2015年12月26日至27日,重庆大学邀请国内14位博物馆建设及文物专家就重庆大学教授、收藏家吴应骑先生对重庆大学拟捐赠的藏品进行评估,并对筹建重庆大学博物馆和重庆大学文博研究院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在那次评估过程中,与会专家毫不吝啬地送上了溢美之词:“吴应骑藏品种类齐全,数量众多,体系完善,是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符号,部分藏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社会学研究价值,拟捐赠的藏品具有重要的教育和科研价值,对于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当代大学生和社会公众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其实,捐赠者吴应骑本人就是相关领域的专家。按照重庆大学官网介绍,吴应骑教授系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原副院长,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青年时就嗜收藏,精于鉴赏,喜爱书画和瓷器,并专攻中国美术史。直接受业于启功、徐邦达、谢稚柳等名家,又与李可染、刘开渠等大师交往甚笃。“嗜收藏,精于鉴赏”的捐赠者,又有诸多专家学者的集体评估,博物馆里的赝品是咋进来的?既然已成立了专门工作组,不妨静候最终的核查报告。
重大博物馆的展品,被指“地摊货,硅胶模做的,模具太软,所以脸都变形了”。
此次事件中,值得关注的不仅仅是赝品如何进入博物馆,同时还包括民间博物馆应该如何建设和管理。重庆市文物局工作人员表示,重庆大学博物馆是一个民间博物馆,未在该局报备审批,重庆市文物局已就此事介入调查。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报备审批的博物馆本身也是“赝品”。《博物馆管理办法》在“总则”中明确规定,博物馆是经过文物行政部门审核、相关行政部门批准许可取得法人资格,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就此而言,重庆大学博物馆需要解释的显然不只是藏品真伪问题。
2015年3月,《博物馆条例》实施生效,其中指出,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设立博物馆。乘着大力发展文创产业的春风,民间博物馆迅猛发展,成为博物馆事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与此同时,野蛮生长与粗放式管理的弊端被不断放大。
民间博物馆普遍存在两大问题,文物藏品真假不明、业务范围含糊不清。按照相关规定,博物馆藏品应“真实可靠,有鉴定证明”,现实情况是,不少民间博物馆的藏品都鱼龙混杂。无论公办还是民办,博物馆的定义都是“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民间博物馆的业务范围是藏品收藏、陈列展览、学术研究、社会教育等,但某些民间博物馆似乎更热衷于超范围经营,更有甚者,以“前馆后店”的形式,将藏品展示与产品生产一体化运作。两大问题其实指向一个共同的目的:赚取收益。因为致力于经营变现,所以藏品无论真伪照单全收;因为藏品亦真亦假,所以经营风生水起。
相比起一般的民间博物馆,大学博物馆无论规划建设还是日常管理都理应更加审慎,与个人投资的民间博物馆不同,大学博物馆动用的是学校资金、占用的是公共资源,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沦为毫无底线的“个人秀场”。“赝品博物馆”的传闻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到底是一时失察还是有心为之,民间博物馆应该遵从怎样的管理,大学博物馆应该如何规划建设,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