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评论 > 时事快评

技工的竞争也是硬实力的竞争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张田勘
2019-01-31 11:28:00 
分享:

  近日公布的第十四届中华技能大奖30位获得者中,有3张年轻的面庞格外引人注目。秦世俊、王晓菲和赵晶3位“80后”摘得全国技能人才最高奖项。这三位“80后”大国工匠分别是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控铣工、山东德州恒丰纺织有限公司的细纱挡车工和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控车工。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的赵晶在数控机床前展示平日所用各类刀具。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控车间里,秦世俊正在检查零件。

王晓菲在山东德州恒丰纺织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检查机器。

  人才是最重要的硬实力,也是最大的竞争力,其中,技术工人扮演了重大角色。在30位大国工匠中有三位“80后”,这表明年轻一代在大国工匠的传承中保持着薪火相传的传统。

  即便如此,国外在肯定中国实力的时候是高度评价中国技工的。也是在近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一颗小螺丝钉摧毁iPhone美国制造梦,说的是2012年,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在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采访中宣布,苹果将在美国生产一款Mac电脑——Mac Pro,并将自豪地打上一个不同寻常的标签:“美国制造”。

  但是,当苹果开始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生产这款售价3000美元的电脑时,他们发现很难找到足够的螺丝钉。由于苹果代工商依靠的一个20人机械车间每天最多只能生产1000颗螺丝钉,新版Mac Pro的测试被迫拖后,螺丝钉短缺是导致苹果Mac Pro推迟数月上市的多个原因之一。等到Mac Pro准备量产时,苹果已经从中国订购了螺丝钉。

  此后的2017年底,库克在中国举行的一场会议上直言不讳地称,苹果产品的生产需要尖端机器和许多熟练操纵机器的工人。“在美国,如果你把模具工程师召集起来开一次会,我不太确定会议室里能否坐满人”,但是“在中国,可以坐满许多足球场。”库克嘴里的模具工程师显然就是高级技工,这说明,库克认为中国至少是在计算机制造或IT行业,高水平的技工人数比美国多得多。这无疑是一个极强的竞争力。

  至于中国技工的质量,也从另一个侧面获得证明。在2015年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技工代表团取得了4金6银3铜、12个优胜奖的优异成绩,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技能界的奥林匹克”,其竞技水平代表了各领域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水平。

  在两年后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又获得15枚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和12个优胜奖,位列金牌榜首位,是中国自2010年加入世界技能组织以来的历史最佳成绩。其中,19岁的江苏常州技师学院机械系4年级学生宋彪还获得工业机械装调项目金牌,同时荣获当届比赛最高奖——阿尔伯特大奖。

  不过,只要清醒地看待,就知道,与重视技工、依靠技工和信赖技工的世界其他科技大国相比,中国技工在数量和质量上仍然存在重大差距。一个广泛援引的数据是,中国有技能劳动者(技工)1.65亿人,仅占全部就业人员的21.3%;其中高技能人才(高级技工)4501万人,比例更是不足6%。而在日本,整个产业工人队伍的高级技工占比40%,德国则达到50%。就数量而言,中国高级技工不足6%,在中国的缺口达1000万人,与德国和日本相比则缺口更大。仅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为何德国和日本是现代化大国,中国还只是在苦苦追赶的路上。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机构,都需要有三类人:思想者、批评者和实干者。这三者人数的比例配置,十分关键。

  虽然不能精确地划分,但是,从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历史上看,却有一个大致的形态,即橄榄形。实干者是中间层,是最大的群体,思想者和批评者位于两侧,属于少数,否则就有可能人浮于事,说空话者多于实干者,社会财富并不会增长,更不会大增。正因为如此,新东方年会上员工的吐槽“干活的累死累活,有成果那又如何,到头来干不过写PPT的”才广为流传并得到认可。

  其实深刻认知到技工实干者重要性的,正是最重视技工的德国。德国前总统罗曼·赫尔佐克曾表示,“为保持经济竞争力,德国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博士,而是更多的技师。”与这句话相互印证的是德国的精密仪器、机械、电气、汽车等众多的世界知名品牌,如西门子、拜耳、汉高、阿迪达斯、莱卡相机、汉莎航空、奔驰、宝马、保时捷等,而且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仅质量好,且经久耐用,“能用100年”不是一句空话。

  思想者和技工的关系也正如大脑和四肢的关系,科技是创意的大脑,技工是四肢,后者能把前者优秀的创意付诸实践,并生产出产品。二者缺一不可,但是在数量上,需要的是更多的四肢,才能批量生产一流的产品,满足社会和人们的需求。(张田勘)

关键词:技工,竞争,实力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