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评论 > 激扬河北

具象文化载体,让文化长出情感“突触”

来源: 长城网  作者:赵亮
2018-09-06 17:30:17 
分享:

  刘五代,现年42岁,保定顺平县伍郎村人,顺平县金步轩鞋业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宫廷布鞋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其加工生产的系列千层底手工布鞋畅销全国各大中城市,还出口俄罗斯和韩国,年销量20多万双。这个看起来皮肤黝黑、淳朴腼腆的中年汉子,始终坚持中国传统手工布鞋的制作与收藏。

刘五代在研究草鞋的做法。

  近年来,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从最初单纯依靠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推广,到民间传承人自发宣传,再到学界、媒体、商界加入传播,传播主体日趋多样,传播渠道也更加多种多样。在普遍的热情高涨之下,我们依然要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更多的人真正将文化的传承体现在日常生活,让文化的传承变得有温度、有质感。

  受益于当前现代化信息技术提供身临其境的代入感,以及各种新兴媒体不断扩大的传播半径,我们的文化变得可听、可学、可感。如何消除公众对传统民族文化乃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陌生感和神秘感。只有找到具象的文化载体,才能使民族文化与人们的情感产生交融共振,进而激发传承保护的自觉性。

刘五代在陈列室摆放收藏的鞋子。

  顺平县伍郎村42岁的刘五代,便是在对鞋的收藏中找到了个人与传统民族文化间的情感“突触”。在他看来“手工制鞋工艺不只是技艺的传承,也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的传播与继承。”“中国的鞋文化非常悠久和丰富,鞋本身是物质的,但其中却包含着更多非物质性的内容,收藏鞋的价值不仅在于观赏,还在于研究。”对于他来说,收藏的不是鞋子,而是历史。民族文化的传播与继承,就涌动在每一双鞋的收藏之中。鞋,为刘五代找到了与传统文化这个生命体进行联结的情感“突触”。

  因此,在当前网络大众传播之中,我们必须要注重挖掘细小而具象的文化载体,这种载体不必是高雅精致的。它可以是山间小调,可以是杯盘茶碗,也可以是帘卷帷幔。

  这些细小具象的载体恰恰是每个人生活中最为普遍的一角,也恰好充满了温度与质感,这样的载体能快速地对传统的民族文化进行转化,消除文化的隔阂感与神秘感;这样的载体更能让人们找到与传统民族文化的联结,进而让文化的传承流动在每条神经回路之中。(赵亮)

关键词:刘五代,手工布鞋,顺平县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