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集萃

  • 2017/09/15

    长城网

    莫让“共享单车”成为昙花一现

      国内共享单车突然火爆起来,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街小巷,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如今已经到了“泛滥”的地步,各大城市路边排满了各色各样的共享单车,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困扰。

      “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出行工具,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相较于公交车,它更方便、快捷,缓解了交通拥堵,很好地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但随之带来的是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乱停乱放对公共资源进行非法占用,反而新增了城市交通拥堵;某些个人强行占有、变卖,甚至成为犯罪工具,用于骗取钱财。近期,多地叫停了共享单车新增投放,印证了其问题不少。

      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的良好典范,绝不能让其昙花一现,而要让这一新生事物焕发新的生机,就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努力。

      首先,加快普及共享文化、提高公民素质。通过宣传教育的形式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共享文化观念得以普及。同时,在共享经济快速成长的过程,也是社会诚信文化得以发展完善的良机,两者既要相互促进,又要协调发展。

      其次,相关企业要改善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共享单车运营企业要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建立诚信用车的奖励机制和不当用车、无序停车的惩罚机制;透明押金流向,接受公共监督;加快单车软硬件技术创新,重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便利度以及单车本身的智能化水平和使用性能。避免恶性竞争。

      最后,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和引导。管理部门要扶持与规范并重,对于扰乱道路秩序和城市管理秩序的乱停乱放问题,提供专门的停放区域,对于故意毁坏、窃取单车的行为则要依法处罚。同时也应当加强对互联网单车服务运营商的监管,如押金管理的透明化等,共同助力共享经济产业蓬勃发展。

      一个产业的兴起,只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才能避免昙花一现。(江涛)

  • 2017/09/14

    长城网

    被叫停的共享单车如何继续“前进”

      据报道,继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等11个城颁布共享单车“禁投令”之后,北京也按下共享单车的暂停键,成为第12个叫停共享单车的城市。9月7日,北京市交通委召集各区管理部门下发通知,暂停在北京市新增投放共享自行车。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尤其是无现金化时代的到来,无论是上海、武汉、还是北京,共享单车成为了人民出行乐于选择的大众交通工具。它的出现不仅便捷了人民的生活,也有助于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并且也能从一定程度上改善环境状况。可是在运营过程中却体现出来一些共性问题:例如,投放和停放无序、扰乱城市交通秩序、影响市容环境、给市民生活带来不少负面影响。不仅如此,其实共享单车在管理上也存在着很大的漏洞,一味的投放但是管理却跟不上发展的速度,这才导致了后续堆积成山的“单车坟墓”。

      对于被叫停,几家共享自行车企业虽然均表示理解和支持北京市暂停新增投放的决定,但许多共享单车的小企业将会因此倒闭,这无疑是对“共享单车”行业的巨大冲击。

      在12个城市宣布暂停投放共享单车之后,其他城市是否会陆续按下“暂停”键?共享单车又该如何整改来继续走下去呢?过剩的“单车坟墓”又该如何处理?是简单将其堆砌成山闲置?还是废物利用?

      其实,某共享单车公司已经给出了很好的示范。近日,首个由废旧单车打造的主题乐园在上海开放。主办方将回收的1000辆摩拜单车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形成的材料做了这个游乐场。当然,仅仅依靠公司的运营管理很难改变现实的状况,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例如,作为城市的规划者,政府应当严格对单车运营商的审查,提高准入门槛,并且合理规划单车的停放安置场地,在方便大众的同时能够装点我们的城市。而作为社会的宣传者,媒体也要加大宣传,提高群众对于共享单车的认识,作为一种新型的大众交通工具,虽是共享但也需要大家共同的爱护。当然,作为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大众的责任更是重大。我们应当养成良好的用车习惯,不能只图一时方便或为一己私利就把单车乱停乱放,乱涂乱画。要形成规范用车的自觉性,来保证共享单车能够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任何一种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会利弊互现,只有做好及时的引导,才能让新兴事物趋利避害,更好地促进我们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只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一定能够让被叫停的共享单车重新焕发活力。(崔亚卫)

  • 2017/09/14

    长城网

    共享单车问题追溯 诚信缺位不容忽视

      截至目前,据相关媒体不完全统计,已经有12个城市叫停共享单车新增投放。仿佛一夜之间,共享单车在各大城市遍地开花,但随之出现的问题也引发社会各界关注。(9月12日《法制日报》)

      自2016年第一批共享单车投入使用以来,这短短的一年中,虽然给我们带来便利,缓解了城市交通难题,有效解决了城市中的“最后一公里”。但随着新鲜事物应运而生的是诸多不可避免问题,如大量单车随意堆放造成拥堵、儿童违规驾车产生安全问题、用户随意改造单车造成事故隐患等等,而最终导致多地共享单车停止投放的,应是由此引发的公众诚信危机。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共享单车的投放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态势,众多的创业者和投资人,看准了共享单车的发展前景,纷纷加入共享单车的行列来分一杯羹,大街上顿时出现了红的、绿的、黄的各种单车,一排排一列列的出现在马路边、公园外和大学城内。

      如此众多的免费资源摆放在人们面前,难免会勾起人性中的贪婪欲望,所以无数的单车被划去二维码、砸坏电子锁、拆掉零件或者被直接搬回家。不仅给经营商造成商业损失,产生资源浪费,也为“破坏者”的不良行径提供了滋长空间。

      如何以此为契机扶正诚信缺位的不良之风,让共享单车物尽其用,不只是考验经营者的管理能力,也是在考验执法者法律落实的效力。

      面对“破坏者”的恶意损坏,需要执法部门加大人力物力投入,依照法律法规管制单车破坏者。同时,经营者也应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建立用户“诚信档案”,将用户的使用情况与个人诚信挂钩,将“诚信透支”用户拉入“诚信黑名单”,以此来限制不文明行为。如若通过GPS技术设立“单车禁区”,便能有效减少单车在地铁口、公交站堆积占道的情况,同时,还可以限制单车进入住宅楼内,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公车私藏”的问题。

      共享单车的持续发展依赖于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创新,依赖于法律的维护与扶持,更依赖于全社会共同的道德约束,大力弘扬诚信守法,提高公众自身行为准则,在全社会中营造互相监督、共同文明的良好氛围,将是共享经济突破瓶颈、健康发展的持久推动力。(马泽楠)

  • 2017/09/13

    长城网

    不忘“初心”,共享单车方能行稳致远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辆万辆单车开。”时下,站在许多城市的街头,看着一辆辆色彩亮丽、造型时尚的共享单车飞驰而过,难免让人产生“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街舞”的错觉,轻盈潇洒的骑行队伍俨然成为都市一道亮丽的风景。

      “每一枚硬币都有两面。”伴随着雨后春笋般的小橙车、小黄车、小蓝车一同涌上街头的,是“新鲜劲儿”过后逐渐产生的质疑:有的抱怨单车乱停乱放,“便民”变成“扰民”;有的吐槽共享单车“投放”不足,“找车”比“骑车”时间长;有的担忧共享单车成了文明的“照妖镜”,国人的“弱点”和“劣根”被无限放大;有的质疑共享单车没上牌就上路,安全问题没有“兜底”;有的担心共享单车盈利模式,恐沦为新的“烧钱游戏”……总之,人们担忧的是,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的新兴事物,会不会忽然绚烂如锦又转瞬销声匿迹。

      人们为什么喜欢骑这些五颜六色的小车?为什么生出了“制造”共享单车的念头?又为什么提倡共享单车这种出行模式?换句话说,在共享单车的问题上,我们的“初心”是什么?要想抚平有关共享单车的种种“槽点”,我们不能与这个问题渐行渐远,只有不断地重温、靠近“初心”,共享单车才有可能克服“成长的烦恼”,行稳致远。

      对于用户来说,因饱尝拥堵与污染之苦,所以享受共享单车提供的便捷灵动,如果想长远稳定的享受共享单车的服务,就要学会与它和谐共处,遵守规则,呵护小车,帮助它在城市扎根;对于企业来说,共享单车的诞生源于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承担,当资本市场不断涌入,站在风口处,在想好怎么“飞”起来的同时,也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提供更舒适的用户享受,让单车行得更稳;对于政府来说,提倡绿色出行源于环境和交通的压力,既然企业通过市场行为解决了公共服务提供的问题,政府也要拿出服务的诚意,担起监管的职责,为单车发展创造更有力的软环境,助它走得更远。

      有诗人感慨,“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共享单车也是如此,一旦忘了“初心”,任由“槽点”一点一点演变成“鸿沟”,便真的无法跨越;只有保持“只如初见”的“怦然心动”,“骑行改变城市”才不会只是一句美好的口号。(慕容婷婷)

  • 2017/09/13

    长城网

    用双手为共享单车的美好明天打开一扇窗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共享单车给民众出行带来了方便,但破坏共享单车的行为也屡见不鲜。看着街头摆满了被破坏的共享单车,昆明市87岁老人王秉炎下定决心,要“治好”这些受伤的共享单车。半个多月来,他坚持维修了70多辆共享单车,更是在病愈出院后第一时间回到了修车摊继续修车。

      共享单车的推行,方便了大众的城市出行,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共享单车作为一个公共交通出行的工具,我们每个公民本应有义务保护它,爱护它,而不应该做出破坏它的行为。但是现实却是令人惊叹的,共享单车无秩序乱放,密码锁被破坏,车胎被“开膛破肚”,坐垫被卸,车轮钢圈被弄弯曲等等影响城市容貌的不文明破坏现象随处可见。而八旬老人义务修车,又让我们看到了乐于助人,献爱心做好事的城市的文明一面,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社会及每个公民都应行动起来,用实际行动来为共享单车的美好明天付出努力。

      首先,社会可以通过电视广播宣传、电子条幅以及公共栏亭张贴宣传画等形式来警示每个公民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维护公共交通工具,争做一个文明的市民。也可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定时通过微信投票的形式来海选出勇于保护,维修小单车等有善举的公民,并对其进行精神以及物质奖励。其次,每个公民都应该自觉提高自身的素质和道德水准,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我们在骑共享单车时发现有损坏,要主动自行维修或者通过手机联系车企及时进行维修。并且在发现有人故意破坏单车的行为,要主动阻止。再次,车企应加大研发力度研发出能对单车的各个主要部件进行监控检测的软件,以便能第一时间发现损坏的小单车,及时进行维修。车企还应定时查看小单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车企还可通过返还红包,授予奖章等形式来对义务保护、维修小单车的“雷锋”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

      共享单车的推广容易,但是其推广后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是我们所应解决的症结。凡事开头难,只要我们下定决心,献出爱心,用我们的双手,才能为共享单车的美好明天打开一扇窗。(谢艳辉)

  • 2017/09/13

    长城网

    发展共享单车,享受绿色出行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作为“老三件”之一的自行车风靡中国,其在城市交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993年,中国城市自行车平均保有量达到顶峰,每百户家庭拥有自行车197辆。在自行车全盛时代,国际视角的中国印象、北京印象,都少不了满街的自行车,因此,我国有了“自行车王国”之称。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自行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不少自行车生产厂家面临着倒闭的现状。2015年无桩型互联网共享单车概念在中国北京数所高校兴起,引起资本关注,2016年共享单车的创业团队纷纷涌现,屡获资本青睐,而共享单车模式也冲出校园,在中国各大城市普及,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出行,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高校门口、地铁站、公园等公共场所停放的一排排“小黄车”、“小红车”,无不彰显其便利性与重要性。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增长速度惊人,城市道路空间资源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出行的压力。与此同时,公共交通有自身的局限性,很难做到满足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在点对点的出行服务上,需要发展其他的出行方式去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的矛盾。共享单车应运而生,为构建立体的、多层面、多元化的城市的公共交通框架贡献了力量,使大家都能寻求到适合自己的、更好的出行方式。

      近年来,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北方城市秋冬季节的雾霾,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政府打响“蓝天保卫战”,对机动车进行限行,逐渐使人们认识到绿色出行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共享单车是分享经济的重要体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绿色出行领域重要突破口,为绿色环保理念的实现提供支持。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面对电子屏幕的时间越来越长,很少有固定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骑行不失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传递健康生活理念。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可以一边骑行一边欣赏沿途的风景,既锻炼了身体,又放松了身心。

      在日益增长的交通、环境压力下,共享、绿色、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民众在出行方面有多元化的需求,共享单车有望续写“自行车王国”的传奇,享受绿色出行、健康出行。(张娜)

  • 2017/09/13

    长城网

    共享单车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在我国,公共自行车并非是新生事物,很多城市早就由政府设立了公共自行车。但在最近,共享单车这一概念却突然映入人们的眼帘,闯入了人们的生活。共享单车出行以其低碳环保、方便快捷的特点,吸引了很多以青年人为主的城市居民的使用。同时,共享单车是由企业设立,所以它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化的操作。市场的有序竞争也使共享单车的服务趋于成熟完善。不久的将来,共享单车就会成为城市的毛细血管,在城市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共享单车尤其符合当代城市年轻人的出行需求,一出现就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追捧。现在的年轻上班族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绝大多数都是在办公桌前坐一整天,下班后也是疲于锻炼。很多上班族表示,在共享单车出现后,原来乘公交、地铁上班的他们可以骑自行车上下班了,比乘坐公交地铁锻炼身体,又比步行节约时间,简直是一箭双雕。

      共享单车解决了城市居民“出行难”的问题。现如今在很多城市,“出行难”的问题一度困扰着广大群众。交通道路拥堵、公共汽车资源有限、停车空间短缺等问题都是造成“出行难”的原因。很多大城市每日的交通拥堵成为了家常便饭,大大降低了人们的出行效率,整个城市显得没有了活力和生机。由于很多城市的公交地铁线路没有延伸到居民区,给人们外出回家留下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进而又出现了“黑车泛滥”的现象,这时共享单车的出现成功解决了这些难题。以后,人们近距离的出行可以通过共享单车实现,“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共享单车解决,成群结队的“黑车”也从此消失踪迹。城市的交通不再瘫痪,运输效率可以恢复如初,城市又可以一展往日的生机和活力。

      共享单车符合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近年来,秋冬季节,雾霾频发已经成成为了很多城市的困扰,尤其是京津冀地区,而汽车尾气污染或多或少成为了雾霾天气频发的原因之一。在极端天气影响下,很多城市选择限号措施来减少尾气污染排放,又给每日靠汽车出行的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有些人曾经尝试过骑自行车出行,但是遇到了诸如存放、安全等问题,又不得已放弃。共享单车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又减少了人们骑自行车出行的后顾之忧。

      共享单车的出现既符合了当前社会大众的出行需求,又响应了国家关于低碳环保出行的政策,可以说是应运而生,应时而生。人民群众、整个社会乃至国家都应该牢牢把握住这一改变城市交通现状的机遇,共同努力发展好城市共享单车这件大事,让共享单车成为城市的毛细血管,为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贡献力量。(张莹)

  • 2017/09/13

    长城网

    要充分挖掘共享单车的社会价值

      要说最近最受大家欢迎的“网红”,那一定非共享单车莫属了。在北上广等大城市的大街小巷,摩拜、ofo等共享单车随处可见,它作为一种新型的出行方式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中,以“方便出行”的概念迅速以燎原之势席卷全国各地。

      前不久,人民日报发文称:“要敢于为改革者担当”,其指出在改革路上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甜蜜的烦恼”,但是我们却不应害怕,要在不断探索中解决问题。诚然,最近关于共享单车的消息层出不穷,但其对于社会发展的价值却不可忽视。因此,我们在感叹共享单车带来问题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发展价值所在,反思可以改进的地方。

      共享单车对于环保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众所周知,由于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大,汽车尾气污染已经成为了大气污染的“主要元凶”,而共享单车的出现无疑是从源头上改善了大气污染的情况。试问,假如在生活中,人人出行首选都是共享单车,那么汽车尾气将会大幅减少。

      共享单车对于城市交通拥堵具有缓解作用。在当前交通日益拥堵的形势下,地下交通在一定程度下可以降低地面交通的压力,但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地面交通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共享单车其体积小、使用方便的特点无疑是可以大大缓解公共交通的压力,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

      共享单车对于提高公民身体健康具有促进作用。在当前社会,人们的室内时间越来越多,户外活动越来越少,即便是出门也多是使用代步工具,许多人缺乏锻炼,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选择共享单车出行,既能带来运动量,出出汗,也能适当看看周围风景,舒缓心情,何乐而不为?

      共享单车不仅仅是在环保、交通、身体健康方面给社会带来正向价值,也是当前“互联网+”生活的一种探索。各地政府、管理方应该积极探索管理方案,完善专用车道,建立健全共享单车信用档案,制定共享单车相应的管理方案,甚至可以在允许范围内将共享单车列入城市交通管理规划当中。要充分挖掘共享单车的社会价值,在不断改善中解决问题,优化设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凌瑶)

  • 2017/09/13

    长城网

    共享单车骑出“共享”新风尚

      共享单车,在大众的普遍意识里可能是为了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是与当前倡导的绿色出行相契合的,但更深层的也许是要打破人们与生俱来、根深蒂固的“占为己有”的自私欲望,重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共享”思维。

      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曾经是70年代的结婚“三大件”。自行车能够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往浅了说体现了其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寻常百姓家的“弥足珍贵”,往深了说则是那个时代的社会风尚和价值观。然而时代的进步,结婚组曲的变奏,自行车也逐渐被汽车取代,但是随着人们对于绿水青山的日益看重,人们对于“新鲜”、“时尚”的认知,又让自行车重回舞台,只不过让政府、企业给“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的自行车赋予了更为洋气的名字——共享单车。

      不可否认,自行车这个带着浓浓“中国味道”的物件始终是百姓家庭中一员,但是相比于现在流行的共享单车,后者则更具有便捷的优点。不是大奔,不是宝马,这种号称互联网+的模式,随骑随用,随停随锁的单车,这种低碳环保的绿色出行方式势必会在饱受雾霾污染、汽车尾气煎熬的百姓中引起一阵潮流。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又能解决上下班路上“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化解短距离出行的“不远不近”的尴尬问题,还没有“被偷”的担忧,种种优点都让人们有赶一把潮流的心动。

      对于共享单车的优点不再赘言。其实,我们更应该看到共享单车这个表体背后的深意,提倡的正是当下缺少的“共享”思维。古语有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但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孩子“掌上明珠”般的娇贵等等外在客观因素都使人们有意无意的被“不患寡而患不均”甚至“画地为牢”般的过度占有欲影响,而这种思想恰恰与我们为之奋斗的“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同富裕”格格不入、背道而驰。这些美好愿景的实现是需要共享为前提、共享去推动的。共享单车的出现给了一个特别好的载体和契机,让我们在探索“共享”之路上一点点积累、一点点长大。

      当然,共享单车目前经受着各种诧异的眼神和或被踢或被踹的疼痛,但是只要我们对这一新鲜事物处于善意的观察,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智慧,在信任、规则、秩序共同营造的基石上去呵护“共享”理念的茁壮成长,一定能让共享单车成为街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有道是“单车”不是新词,有了“共享”才珍贵。(谭小叶)

  • 2017/09/13

    长城网

    共享单车,共享的是道德

      前不久,一位朋友遭遇尴尬事。骑完共享单车后,她忘记关锁结账,等再次使用时,才发现已被他人“免费”骑了900多分钟。

      也许对很多人来说,能够有免费的单车可骑是一件幸运的事,我赚到便宜了。再说了,是你自己大意造成的损失,怪不到我们头上。却不知道你在赚到便宜的同时,丢掉的是自己的道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换成是你自己无意中付费让别人免费骑车,你愿意吗?

      共享单车的出现,方便了许许多多的民众,也为国家减排环保作出了巨大的支持。但是因为共享单车的出现而发生的一些事情,却引发了人们不少关于道德方面的思考。给共享单车加锁,野蛮使用共享单车,故意损坏,甚至蓄意毁坏共享单车……类似的事情,层出不穷。原本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为什么出现这多问题呢?是因为自私自利,只为自己方便,哪管他人好坏。道德的缺失是共享单车问题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保护措施的不完善让那些自私自利的人心存侥幸。我们不想站在道德的高度来绑架谁,我们只想替被锁住、被损坏却无法开口的共享单车说一句:“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共享单车,不仅是共享了单车,也共享了道德。当你在使用共享单车的时候,你的道德标准也在被他人共享。不求你多么的无私,也不求你多么的高尚,只希望你能在使用共享的物品时,不给他人添麻烦,也不让自己失道德。

      中国自古以来就很注重道德修养,共享单车的尴尬事件,其实就是人们对道德的不重视,甚至于对道德的漠视。我们不能以自己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别人,但是我们可以自己的道德标准来影响别人,这是一个长期而又缓慢的过程,却又是终将走到终点的一个过程。推己及人,从自身做起,将美德平常化、正常化,让我们在共享单车的同时,也能共享美德。(萧天翊)

  • 2017/09/13

    长城网

    凝成“共管合力”让共享单车行稳致远

      共享单车一夜之间在各大城市呈现爆发式发展,这一集环保、共享、智能理念于一身的交通新模式不仅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破解了出行“最后一公里”接驳的难题,而且成为城市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给城市增添了现代时尚气息。

      然而,伴随共享单车迅猛发展,一些“问题”凸显:占用人行道空间、乱停乱放等影响交通问题;二维码被损毁、私自上锁、车胎没气等找车难问题;恶意毁坏、偷盗等不文明甚至违法问题;同时,共享单车肇事引发的诉讼也开始出现。共享单车遭遇“共享”难题,让人们对共享单车能“跑”多久产生了担忧。此外,欧美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出现部分共享单车企业由于押金管理不善导致濒临倒闭的情况,这也让人们对共享单车产业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

      共享单车做为“互联网+”的新业态,在迅速扩张的同时,如何使其健康成长“跑”得更远,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的确,共享单车“乱象”背后折射了一些人在公共道德和文明素质上的缺失,但实现共享单车健康长久发展绝不是国民素质的单一问题。政府监管的加强、城市规划与治理模式变革、企业自身管理的强化、公民自觉意识的唤起等都是影响共享单车发展的因素,只有形成政府、企业、市民“共管共护、共同参与”的合力,共享单车才能行稳致远。

      面对共享单车的迅速扩张,政府要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对引入企业资质、市场饱和度等做到充分考察和了解,避免因无序竞争带来市场环境的恶化。在城市规划和发展上,要积极适应交通新业态的发展把共享单车规划融入其中。同时,在城市管理上要为共享单车提供良好成长和发展的空间。此外,对恶意抢占、破坏共享单车的行为要严厉打击,并将不诚信记录纳入公民个人社会诚信记录系统,向社会公开,使之成为促进诚信社会建设的积极因素,倒逼个人自律。还有重要一点,要对共享单车企业在押金的使用上做好监管,消除其由于挪用、盲目投资带来的风险。

      共享单车企业自身要加强监管和服务,一方面通过技术支撑来实现对共享单车管理模式的提升,同时,要建立健全共享单车骑行人个人档案,比如实行积分制管理,对积分良好的给予奖励,对有负面记录的,加大其骑行成本或取消其骑行资格。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共享单车的细化服务,如维修及时、合理布点等,避免因找车难等给骑行人带来不便。

      此外,通过积极引导、劝导,促使广大市民养成一种文明自觉的公共意识。也可设立共享单车不文明行为“随手拍”的举报奖励制度,提高其“共管共护”的积极性。

      共享单车实现健康成长,不但要“共享”、“共赢”,也离不开“共治”,这一切不仅考验着政府公共管理能力、企业自身发展能力,也考验着每个公民的文明公德。只有切实肩负起各自的责任,真正凝聚起“共管合力”,共享单车行稳致远才有美好可期的未来。(张柏萌)

  • 2017/09/13

    长城网

    治理共享单车乱停放要疏堵并举

      近期,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针对共享单车乱停放问题,都发布了相关规范,要求用户遵守规则骑行停放,平台承担规范停放责任。可见,各地政府部门对共享单车乱停放行为已经无法容忍,在多次清理收缴单车、提醒用户和平台之后,不见有所收敛,终于出台停车管理规范,试图扭转这种混乱局面。

      共享单车确实给市民短途出行带来便利,有助于分流市民出行模式,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压力,引导市民绿色出行、保护环境等。但由于共享单车发展迅猛,市场竞争激烈,单车投放数量大,热点区域单车过度集中,加之非机动车停放点过少,用户停车困难,导致单车出现乱停放现象。还有部分用户缺乏规则意识和社会公德,不遵守停放规定,随意乱停放单车。

      从共享单车平台的骑行数据显示,市民出行有着明显的潮汐现象。比如早晚高峰大量车辆汇聚在公交站、地铁等交通节点处,而其他地区车辆较少。有些区域市民需求量大,而有的区域则类似“城市黑洞”,有人骑车过去却很少有人骑过来。如此一来,共享单车的投放分布呈现不均衡状态,热点区域停放量过大、积压严重,街道被挤占,对人行道、公交等造成影响。

      可见,共享单车乱停放的因素较多,对城市环境和市民的影响也很大,政府确实需要加以规范管理,但不能搞简单粗暴的清理收缴,需要疏堵并举。既要满足市民的骑行需求,又要保证停放规范化,将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化,着实考验政府的管理智慧。

      目前来看,由于各地城市交通规划存在缺漏,没有给自行车留下足够的空间,在共享单车大量投放后,就将这一短板暴露无遗。因此,政府要做好自行车回归的准备工作,重新调整交通规划,增设非机动车停放点,盘活存量资源扩大停放区域。比如规划单车专用车道、热点区域增加单车停放点和面积、开放机关事业单位的停车场等。

      宣传普及非机动车停放规定,依法处罚市民乱停放单车行为,让广大市民认识到乱停放属于违规行为,从而养成自觉停放习惯。同时,要求共享单车平台加强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定位系统、电子围栏等工具,锁定合规停放区域,引导用户规范停放。对于违规停放的用户,可以结合信用惩罚机制,增加其租车成本。平台还要配备足够的运营维护调度人员,及时调整共享单车区间分布,促使其合理布局,减少乱停放、拥堵堆积等现象。(江德斌)

  • 2017/09/13

    长城网

    共享单车更要“文明共享”

      连日来,共享单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一辆共享单车只需扫描二维码、下载手机APP、交押金等几个简单的步骤,就可以解锁骑走,人们所享受到的是共享单车带来的便捷的短途出行,而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共享单车的出现也起到了缓解交通压力、保护环境的作用。多地政府机构也对其出台政策进行支持。但遗憾的是,共享单车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并不在于它的绿色环保,更多的是被盗、故意损坏、私自改装、占为己有等乱象,让“共享”的概念变了味道,甚至变成了“独享”,其背后是人们“占便宜”心理在作祟,反正共享单车是公共资源,又没人看管,这样的便宜“不占白不占,占了也白占,白占谁不占”?殊不知,共享单车更要“文明共享”。

      实际上,这种“占便宜”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诸如公园里生长的一些桑葚、桃、杏、梨等果子总是有人偷偷地摘回家,楼前公共绿地上常有人私自“圈地”开畦种菜,公共走廊里也总有人停放置物架、自行车、垃圾筐,甚至还有把自家门前的走廊锁起来直接变成了自家的“包间”,等等。当这种“占便宜”使公共利益受损时,折射的恰恰是人们公共意识的缺失。要想杜绝共享单车乱象,需要社会公民道德水平的整体提升,最为关键的是要养成一种文明自觉的公共意识。这就需要在加强文明引导、劝导的同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斩断乱象黑手,比如安排专人巡查、安装监控、鼓动市民举报、电视曝光等,加大对不文明共享行为的打击力度,“自控”加“他管”,方能让共享单车走得更远,真正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公共意识是现代文明的一项重要标志,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而站立在这块联系空前紧密的“大陆”,没有人可以遗世独立,每个人都不离开社会生活,这就必须唤起人们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联系的体认,充分认识到在个人之外还有社会,既要看到个人利益,也要发现社群利益,在私人领地之外,更需要敬畏公共空间,进而涵养和树立起一种文明自觉的“公共意识”,诸如公共规范意识、公共利益意识、公共环境意识、公共参与意识等,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效果。否则,如果只强调个人而忽略他人、只强调自己而忽略社会,所带来的也只能是诸如共享单车这样的乱象。

      当然,这种破坏公共资源的乱象,既考验市民的素质,也考验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共享单车的维护需要每个市民与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不得不说,当前共享单车还面临着制度支撑不足的尴尬,运营公司应建立诚信用车的奖励机制和不当用车、无序停车的惩罚机制,政府部门应当坚持扶持与规范并重,制定规则,加强监管,改善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等问题。值得一提的是,ofo共享单车石家庄区域投放量已近2万,总量大、使用率高,遭遇的恶意破坏事件也多,运营公司便在各个投放地区设有专门的线下运营维护人员,对单车进行定期维护,并建立了“小黄车”骑士团微信群,积极引领其他市民文明骑车,养成文明自觉的公共意识,让共享单车不脱离“文明轨道”,值得称道和点赞。

      毫无讳言,我们强调文明自觉的“公共意识”,并非期望每个人必须变得无私、完全利他,而是意味着每个市民都应该担负起一种社会自治的责任,担当起一种公共文明的使命。鲁迅先生曾说过,“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而“立人”之要就在于培育公共意识、涵养公共文明。共享单车犹如一块试金石,反映出一些人社会公德和规则意识的缺失,唯有以文明共享的公共意识做支撑,共享单车才能行稳致远。(刘凤敏)

  • 2017/09/13

    长城网

    开篇的话

      共享单车自问世以来,不仅方便了市民出行,解决了广大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为低碳、环保和缓解交通压力做出了贡献,也成为广大群众共享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但在方便快捷出行的同时,一系列社会问题、行业管理问题也随之出现。未来,共享单车之路要如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