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改革应“就高不就低”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当前热议的养老金改革顶层方案,可能会实施事业单位与企业并轨。究其原因,似乎一方面是为难度重重的事业单位改革扫除阻碍,另一方面为了消除市场化社会保障机制建设中的不平等性,并且在事业单位社保模式中引入激励机制。 事业单位改革是政府行政体制转变的核心环节,早在2011年3月,中央就发布了《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单独强调了“逐步建立起独立于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实际上,社保问题已成为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阻力,正是由于担心改革会带来退休金下降、个人负担上升,因此在许多地方,事业单位改革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在控制政府边界的过度扩张、放手市场该做的事情过程中,改革与压缩事业单位养老金成为重要着力点,这也与新一届政府提出的“公共服务社会化购买”有机结合。对于政府来说,只有付出一定的“转型成本”,才能最终降低急剧膨胀的预算负担。 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的另一目的,是改变现有养老金机制的“双轨制”,平息企业职工和公众的不满。由于在公务员、非自然垄断行业等都存在事实上的养老保障差异,因此事业单位的改革只是起点,最终还是要达到全社会养老体系的公平与效率兼顾。而且,在标准的选择上,也应“就高不就低”。 应该看到,养老金在各国都涉及几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要进行改革调整都会遇到巨大困难,往往需要长期的争论和博弈。在我国,养老金改革不应只停留在顶层设计的范畴,不是只由政府委托几个研究课题就能够解决的,而是应该一方面发挥全国人大作为立法机构的作用,另一方面让更多的公众参与表达意见,以此形成尽量符合多数人利益的方案。换句话说,养老金改革的方案不在于“设计”,而在于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到政策制定和选择中。 另外,现在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完全由国家承担,实行统账结合改革后,已退休和已入职人员,其个人账户就形成空账,如何解决就是转轨的最大成本,但政府不可避免要有所承担。目前已经到了改革的关键时期,推迟只会继续激化社会矛盾、积累社保体系隐形风险。不管在改革并轨过程中还是之后,政府都不得不负担财力成本,要解决这一挑战,一方面依靠减少政府“做的事”,进而减少政府“需要的人”,逐渐降低自身负担,另一方面,把用于主导投资建设、行政支出、国有资本运营中的财政资源予以压缩,转移到社保等真正必要的公共支出上,才是可行之道。 总之,养老金改革不仅是处理政府与市场边界的重要挑战,也是探索公共政策选择模式的典型案例,需要在改革方案的事前、事中、事后,让更多利益相关者和普通公众参与进来。(杨涛) |
关键词: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