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良知成为“最后一课”
7月16日,清华大学4000多名研究生在校体育馆上了“最后一课”,校长陈吉宁的临行叮嘱聚焦两个字——良知。他嘱咐学生要坚守良知,拒绝做“高知坏人”。(见7月17日《北京日报》) 在“最后一课”中,陈吉宁温情讲述良知,可谓用心良苦。但怕的是良知成为“最后一课”,学生们听完就完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越是了解现实,恐怕越会有这样的担心。 不能否认,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离开学校的他们远比在学校时复杂。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会成为“老不信”: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权利大于权力、风骨远胜于媚骨,他们可能把职场当成官场,把官场当成市场。 这或许不能怪他们,因为每个人都是环境的产物。这一代人,有着过去人所不曾拥有的风光,也有着过去人所不曾经历的困惑。当拼爹、毒奶粉、地沟油等等,从遥远的新闻,变成身边的事实,他们不可避免地受着环境的影响。即使这样,也不能轻易放弃良知。 一方面,这个社会是复杂的多样的。在我们身边,既有不思进取的富家子弟,也有积极向上的“保安哥”,既有那些为成功不择手段的人,也有光明磊落、胸怀坦荡的人。就像在十年前,有几个人会知道马云?说是时代造就了马云,但何尝不是马云造就了自己? 另一方面,越是聪明的人越应该聪明地活着。毒奶粉、地沟油是笨孩子造成的吗?正如陈吉宁所说,“我坚信清华的学生都是聪明孩子,将来不乏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没文化的流氓可怕,有文化的流氓更可怕。如果一群接受精英教育的人,最后都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这个社会才真的没有希望。因此,越是聪明的人,越应该坚守良知,做一个善良、正直、诚信、守信的人,成为思想的精英、精神的贵族。 当然,我们可以对社会提出要求,对大学提出希望,但更应该通过自己的改变去推动环境改变。在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旁边,有一个墓志铭:如果你想改变一切,从你自己开始。 陈吉宁把良知作为“最后一课”来讲,但对大学生来说,千万不要把良知作为“最后一课”。良知应该是永远的坚持,是永远的一课,应该温故而知新,时时牢记之。希望如陈吉宁所说——当有一天回到母校时,你带回来的不只是出色的业绩,更有坚守良知的故事。(毛建国) |
关键词:清华大学,体育馆,最后一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