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点击

送外卖还是进工厂?不是非此即彼的选项

来源: 经济观察报  作者:陈白
2022-03-08 08:57:34 
分享:

  “年轻人应该少送外卖、多进工厂。”这则来自人大代表的建议,近日成为热搜话题。

  2022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认为,近年来,外卖、电商、网络直播等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就业,甚至有硕士毕业的研究生都选择去做外卖快递员。年轻人不愿意去工厂上班,导致产业工人空心化现象愈加突出。因此,他建议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鼓励、支持年轻人争当产业工人,缓解制造业招工难问题。

  作为企业家代表,张兴海之所以会提出这一建议,想必与企业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张兴海所在的小康集团,主业是汽车研发、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生产,是一家典型的制造业公司。近年来,制造业工厂招工难已经不算什么新闻。今年两会期间,也有不少代表委员把提案议案的重心聚焦于此。孙兴海的建议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实业企业家的心声。

  实业的重要性无需赘言,它不仅是“六稳、六保”的核心所在,同样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底气所在。与此同时,伴随着互联网产业过去十数年来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加入,这是客观现实。

  但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把送外卖和进工厂作为两个非此即彼的选项,其实更多是大家的误读。如果我们认为数字经济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么,互联网经济则不宜被放置于实体经济的对立端,它们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所在。

  对于在开放、自由的就业市场中成长的年轻人来说,按照自己的认知选择职业,本身无可厚非。这是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一代人,他们喜欢拥抱新事物,希望拥有更多的个人时间,这种时代特质应当被尊重。正是因为送外卖的低门槛,且时间相对自由,收入也还能接受,才使得年轻人纷纷涌入。

  从这个角度来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要理解并解决制造业招工难的问题,需要回归制造业本身的发展状态上。

  应该说,在很多年轻人、家长和亲戚长辈看来,在工厂流水线打工确实算不上一件体面的事情。工作环境脏、乱、差,社会地位低,连班倒无个人时间,个人价值难以实现,此前这一类新闻并不鲜见。这也是年轻人抵触制造业的原因所在。

  我之前采访过一些实体企业的高管或者企业家,用工荒确实是他们当下普遍的痛点。但他们还有另一重共同的痛点,那就是社会对于制造业的刻板成见。事实上,伴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数字化的不断赋能,当下的中国工厂早已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傻大黑粗”,相反,它们中的一些岗位,工作环境已经不输于白领,薪资待遇也具有一定竞争力。

  但是,企业家们需要的那种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职业工人,在当下的就业供给市场中十分稀缺。此前,经济观察报做过“寻找中国技工”的系列报道,意在发现那些暗藏于聚光灯之外的技术工人们,寻求当下中国职业教育可以探索的空间。但现状是,招工难说到底,是招有经验、有技术的工人难。

  送外卖还是进工厂并不是矛盾的选项,一边是企业高薪也招不到技术工人,另一边是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种招工难和就业难的悖论背后,真正的矛盾是不均衡的人才供需体系。当我们的人均GDP已经站在中高收入国家的门槛之上,当我们的老龄化进程已经不可逆转地到来,此前习以为常的人口红利正在消退是不争的事实,未来更重要的是如何重塑蓝领体系,让制造业的人才供需进入良性轨道。

  这无疑是一个复杂的决策系统,正如孙兴海代表所建议的那样,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面共同努力。

关键词:全国两会责任编辑:郭慧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