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 宋潇(四川)
“现在年轻一代玩的吃鸡、王者荣耀、英雄联盟、剧本杀、密室逃脱,你玩过吗?他们追捧的李现、肖战、王一博,你知道是谁吗?我们要尊重亲近年轻一代,才能引领年轻一代。”近日,在浙江省教育系统工作会议上,浙江省教育厅党委书记、厅长陈根芳在会上要求,全省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年轻一代的教育对象。
当00后开始为买车买房而奔波,90后在地铁、公交车上被人叫叔叔、阿姨的时候,抱着枸杞保温杯的70、80后们,你们是否觉得自己还年轻?很显然,此时不同年代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常常会因为兴趣或者观念的不同,而发生争执,也会由于对世界的理解和对社会的认知程度差异产生分歧,他们的隔阂与距离也变得越来越大。
李现、肖战、王一博。
实际上,所谓的“年轻一代”,大多是6岁-25岁之间的人群,基本上属于95后、00后甚至是10后,虽然爱玩游戏、爱追星,部分表现出高消费、重享受等特征,但是,这些反映出的都是他们生活中的某个缩影。很多时候,外界对于这一群体的解读,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误读”。
而类似浙江省教育厅厅长陈根芳提出的要“正确认识年轻一代教育对象”的观点,其实切中的,正是一个新的社会痛点。即,“这届年轻人”似乎对于循规蹈矩、苦口婆心式的教育越来越不买账,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比如,如果父母、老师以“我是对你好”的口吻,去要求年轻人们做或者不做某件事时,非但不会得到回应,反而可能造成他们的抵触情绪。
那么,如何亲近和融入年轻一代,全社会应该共同思考。比如,仅仅知道他们在玩什么、喜欢哪个明星就可以了吗?显然还不够。
很多时候,我们必须承认,代际对立与冲突已不可避免地存在于几代人之间。就好比,有些父母喜欢看孩子的日记,还有些家长片面地认为,孩子成绩的好坏,反映出的就是个人品性或者态度的好坏,其实并非如此。尊重和亲近年轻一代的首要姿势,是需要摆正身位,以一个朋友的视角,去观察、学习、了解年轻人的话语体系、兴趣爱好和关注点。
本来,“这届年轻人”的学习途径和方式就五花八门,掌握的知识和信息渠道也是多种多样,从前“上帝视角”式的教育方式,似乎和他们早已脱节。可以清晰地看到,如果还幻想用“我是为你好”的态度去融入年轻人的圈子,还没开口,估计就会被鄙视。
正如那句搞笑段子讲的一样:过年回家就不要逢人就打听别人家孩子的考试成绩、年级排名之类,小孩不也没问你买房买车、是否结婚的事情吗?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年轻人和成年人之间,面对的焦虑感是一样的,体现在教育层面,就会逐渐泛化为全社会的集体性教育焦虑。
当然,厅长要强调的,其实是站在一个大局层面,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能够有更多的交流和平视机会,他要引出的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一个宏大命题。如果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是要求“教育者”主动成为年轻一代的朋友,了解他们的痛点、泪点、痒点和槽点,如果学不会尊重和亲近,换来的只会是彼此的不舒服,甚至是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