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幸运的是,缂丝这一古老技艺已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沈子蕃家乡也有了代表性传承人。有了这种执着守望的精神,缂丝这一古老技艺,一定会在燕赵大地重绽异彩。
靖康之役,改变了沈子蕃的命运,也改写了定州缂丝的历史。据《定州市志》记载:“定州缂丝,始创于宋代,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丝织手工艺。它能织出各种图画文字,后因南宋王朝建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传艺也随人迁徙南方。”
沈子蕃经历了国破家亡的“靖康之难”,落籍吴郡。他不仅对艺术追求大彻大悟,更坚定了传承定州缂丝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因此,他在苏州传道授业,成为南宋吴郡缂丝艺术的开创者。或许因为南宋的沈家缂丝坊太有名了,所以他居住的地方就被命名为“沈思桥”,一个浸润着睿智思想的名字。当代学者肖尧《刺绣缂丝》记载:“朱克柔,女,云间(今上海)人,又名朱刚、朱强,是宋徽宗、高宗(1101-1162)时期女缂丝艺术家,擅画。以女红行事,以缂丝闻名天下。”她就是沈子蕃南迁吴郡培养的第一代缂丝艺术家的代表人物。之后,还有吴熙等一批沈氏弟子成为名噪一时的缂丝艺术巨匠。缂丝主要产地也从定州转移到松江(今上海)、苏杭一带,南方缂丝蓬勃发展。而沈子蕃的家乡定州,由于兵燹不断,缂丝渐渐衰落。尤其是明代棉花种植和棉纺织业在河北兴盛以后,传统桑蚕养殖与丝纺织业逐渐衰退,定州缂丝这项独特的民间艺术渐渐失传。
没有了沈子蕃的孟家庄,也没了缂丝,以至在此后数百年间,无论在孟家庄,还是在定州,知道缂丝的人都很少。
转折往往就在不经意之间,冥冥中或许由沈子蕃创造的经典不该在家乡埋没。1969年5月,在定州市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很多文物外面包裹着丝织品残片。经过考证,都是宋代定州缂丝。当时的评价是“织品花叶纷陈,布局紧密,质地优良,色泽鲜艳,立体感很强”。定州缂丝的重现,激起了定州人研究缂丝的兴趣。其中孟家庄农家妇女程苗欣和定州名士王灏后裔王鹏巍成为定州缂丝文化复兴的参与者。
定州王灏庄园,是定州乃至河北的文化名胜,位于定州古城南侧。建于清代中期,有房200余间,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王灏,字文泉,号坦圃,清咸丰年间中举,诰授中宪大夫,著有《括斋文集》《畿辅文徵》等书。其后人王鹏巍传承家学,弘扬传统文化,创办缂丝坊,免费向青少年传授缂丝技艺。2017年成功申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展览展示定州缂丝传世佳作和织纴技艺。
走进王灏庄园的缂丝制作间,房间里摆着六架木质缂丝机。缂丝机前挂满穿着各色丝线的梭子。梭子上的彩色丝线,细如雨丝,多如牛毛。“每根线都由3根或6根蚕丝拧成,每根都比发丝还细。”王鹏巍说:“缂丝,就像是用丝线把图案刻在底子上,而且图与底儿的结合处好像雕刻的一样。”优雅的织女们在织机上绷紧经线,下衬画稿或书稿,将画样的图案描绘在经丝面上,按勾绘的图案,不停地换着梭子来回穿梭织纬,然后用拨子把纬线排紧,依花纹图案分块缂织。同一种色彩的纬线需根据纹样的轮廓或画面色彩的变化,不断换梭。织造一幅作品,往往需要用数以万计的梭子,完成一幅一米见方的作品,熟练工也得两年,成品正反两面如一。织就的缂丝,无论如何揉搓、漂洗,都不会破损,甚至反复摩擦也不会起皱,难怪有“千年不坏的艺术织品”之盛誉。缂丝坊内,还有几个身着旗袍的小姑娘,在母亲陪伴下像模像样地学习儿童缂丝,用精巧袖珍的儿童缂丝织机习练缂丝。
看着当代定州缂丝的织女们用心织就的一幅幅绮丽妙绝、巧夺天工的艺术品,看着认真学习的孩子们,我们甚感欣慰,定州缂丝后继有人,可喜可贺。
近年,定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文化复兴工程,复建定州衙署,创建崇文街,复建北宋韩琦创建的众春园,还在沈子蕃故乡孟家庄规划创建“沈园”,弘扬沈子蕃定州缂丝文化。程苗欣也在孟家庄创办缂丝坊,带着女儿耕耘缂丝天地,而王鹏巍在定州崇文街创办思本堂定州缂丝工坊,招收大批青少年学习缂丝技艺,传承、传播沈子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遥想近千年前,沈子蕃以梭代笔,挥洒点染。如今,执笔写沈子蕃,却是落笔迟疑,只怕手中拙笔写不出其精湛技艺,写不出其作品神韵。幸运的是,缂丝这一古老技艺已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沈子蕃家乡也有了代表性传承人。有了这种执着守望的精神,缂丝这一古老技艺,一定会在燕赵大地重绽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