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地理

子蕃缂丝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石丽娟
2018-06-22 10:05:38 
分享:

  二

  沈子蕃在定州传承、弘扬缂丝技艺,创造了北宋缂丝工艺的文化巅峰,也成为那个时代中国丝绸之路工匠技艺的一个文化标志。

  北宋后期,缂丝迎合了皇帝和文人们展示书画的需求,北宋文思院就有作坊专织缂丝,用于装裱书画。而当时定州沈子蕃的缂丝不是一般装裱辅料,而是丝织艺术品。

  缂丝不同于刺绣和织锦,其采用的是“通经断纬”织法,用不同的小梭在各种颜色的纬线中频繁变换织造而成。正如《玉篇》所说:“缂,织纬也。”织造的丝织品在图案与素地接合处、色与色之间微显高低,如雕刻一般,富有立体感,而且所织成品正反两面完全相同。

  沈子蕃在定州传承、弘扬缂丝技艺,创造了北宋缂丝工艺的文化巅峰,也成为那个时代中国丝绸之路工匠技艺的一个文化标志。《鸡肋编》记载:“定州织刻丝,不用大机,以熟色丝经于木杼上。随所欲作花鸟禽兽状。以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纬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连,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丝。如妇人一衣,终岁可就,虽作百花,使不相类亦可,盖纬线非通梭所织也。”

  沈子蕃是在定州丝纺织业最发达地区成长起来的艺术家,他从小学艺,善于思考,勤于创新,将中国传统绘画与缂丝技艺绝妙地结合起来,成就了一个时代的艺术巅峰。他不仅有高超的绘画功底,以神妙缂工巧现画意。而且运色施丝讲究高雅古朴、和谐柔美,缂织技巧讲究灵活多变,不同的景物采用不同的技法,图案界划清晰,线条勾勒有力,设色或沉稳古朴,或明丽天成,精致典雅,生动传神,令人叹为观止,其缂丝作品相比普通绘画作品更有质感。

  沈子蕃的缂丝艺术成就,在后世备受珍视。乾隆年间编纂的《石渠宝籍》收录了沈子蕃《梅鹊图轴》《青碧山水图》《秋山诗意图》等,并列为上等珍品,均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著名画家张大千受其影响,创作《仿宋人沈子蕃缂丝》,可以说是以书画反过来向沈子蕃和定州缂丝学习致敬的典范。陈寅恪先生评价宋朝文学艺术时,曾说“华夏民族的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缂丝当然不能代表宋朝艺术的全部,但沈子蕃的缂丝技艺、缂丝作品却在那个时代达到了自己的艺术巅峰。

  沈子蕃的缂丝作品精美到令人称奇,他的《梅鹊图轴》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之一。作品中梅树苍劲,花枝挺秀,双鹊栖于树干之上,一鹊昂头向前,一鹊缩脖收身,一副惧寒的姿态。梅花怒放,竹叶随风,巧妙地表现了优雅的诗情画意。鸟羽用多种“戗”法,羽色素雅,毛绒细腻,不留雕琢痕迹且异常生动,鸟背部和树干形式丰满、色彩过渡自然,旁款“沈氏”二字(篆书),缂丝织有“子蕃”之印。作为传世名作,还盖有清代著名书画鉴赏家、收藏家、一品大学士梁清标的“蕉林梁氏书画之印”。

  沈子蕃另一擅长题材是青绿山水。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沈子蕃三件山水画题材的作品,使用纯度不同的蓝色、褐色和灰色缂织,图案呈现出层次分明、立体错落的秀美江南景色。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秋山诗意图》,是沈子蕃的代表作之一,也代表了宋代缂丝山水的最高水平。作品中的人物、山石、水波逼真而精致,远山近景,空灵生动,是缂丝与传统书画相结合的完美之作,以致人们在近千年后再看这幅作品,仍能被那空灵淡远的美景所触动。

关键词:沈子蕃,缂丝作品,国家宝藏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