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四川乐山警方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了公安部督办的“1802043”专案侦办情况。2018年高考前夕,警方成功打掉了位于无线考试作弊器材黑色产业链“金字塔”顶端的犯罪团伙,从源头上重创了国内生产销售无线作弊器材的地下产业,为高考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高考关乎万千学子的命运,高考作弊不仅会让当事人遭遇法律的严惩,更会损害他人的利益,扰乱公平竞争的秩序。更令人气愤的是,这种高考作弊的手段竟然形成了黑色产业链,显然,这是有规模的行为,就更应该被严厉查处和及时清理。
形成“产业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说明多个环节都“打通”了,它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小视的。一般来说,“产业链”分为不同的端口,在明处的可能是一些二级代理商来“操作”,比如向师生、家长兜售试题,或者利诱他们使用作弊器材等等。从既往情况看,这种“推广”过程有时依赖线下的联系,有时干脆就在网上发布帖子,或者打小广告,来吸引一些潜在的“客户”。有些人在急功近利的心思下,上了他们的圈套,自己也走上了违法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链”有些流程藏在暗处,也被称为“产业链顶端”,就是在源头上制作作弊器材的群体。从既往案例看,很多源头上的犯罪团伙被打掉,都是警方由表及里、顺藤摸瓜才得到的结果,往往是作弊暴露了,才去追查来源,进而打掉了整个团伙。
但是,我们不应该过度依赖这种思路。因为,等问题暴露后再追查,往往已经造成负面影响,这只能算是事后补救的举措。所以,应该从多方面加强对考试作弊的预防工作,彻底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其中,要想办法断绝市场一方需求,毕竟,没了市场,这些作弊器材的制造者也就没了牟利的可能性。事实上,考试尤其是高考的严肃性一直被反复宣传,之所以总有人以身试法,逾越底线,是因为除了高考之外,法律对一般考试作弊的处罚还不够严格,“终身禁考”在很多考试中没有得到落实,这就让一些人产生了侥幸心理。
另一方面,切断“产业链”的宣传渠道,也是很重要的一环。比如,很多不法分子在宣传自己“产品”的时候都会留下联系方式,如果警方能重视这些细节,在案件发生前就通过一些蛛丝马迹找到了“产业链”的源头,则是对考试公平更有益的事情。
说到底,这样的案件还是越少越好,真正还给考生一个安全和有序的环境,才能真正让考试扮演好遴选人才、激励后进的角色。(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