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河北纸媒

公车改革怎样才算“条件成熟”

http://www.hebei.com.cn 2013-10-11 14:52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近日,记者从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龙岗区南岭村社区居委会主任张育彪处获悉,中纪委办公厅在答复其关于公车治理的建议时,要求条件成熟的地区和部门,积极推行公务用车统一标识、GPS定位等制度。此外,全国实行公务用车经费在财务上单独列项和单车定额核算制度。(10日《南方都市报》)

  公车改革是老话题。中纪委办公厅要求条件成熟的地区和部门,推行统一标识、GPS定位等制度,从鼓励改革的角度讲,初衷值得肯定。实际上,从2005年起,已有宁夏、湖北、江苏、山东等十多个省份推行公务用车统一标识,而广东、甘肃、湖南等省份也建立了GPS定位制度。

  相较于用货币补贴替换公车的尝试,统一标识、加装GPS模式无疑更易于监管,多数地区尝试此种方案正基于此。但即便是这种简单易行的改革模式,依旧未能全面推广,而曾经推行此类改革模式的地区中,也不乏不了了之的例子。这是源于缺乏改革的主动性和决心,还是改革的条件不成熟?又或者,二者根本是同一个概念?

  所以,中纪委办公厅的要求,更像是一种缺少实质意义的提醒,它很难给公众带来对于公车改革的良性预期。这是因为,何谓条件成熟,首先就是个模糊概念。多地试水说明,统一标识、GPS定位等改革措施,在技术上早已成熟,那么,在推行统一标识、GPS定位等制度上的条件不成熟,到底不成熟在哪里?

  公车改革,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住房信息联网……诸如此类的改革推进过程中,对于“条件不成熟”的说法我们并不陌生。有时候,并不是真的不具备改革的条件,而是担心改革会剧烈地触动部分人的利益。“条件不成熟”在这里,既可以理解为,既得利益者对于改革带来的触动缺乏心理准备和接受预期,也可以理解为改革者缺乏改革的决心。总之,对于可能的阵痛,改革者和被改革者都准备不足,所谓的条件不成熟,其实只是心理的抵制、拒斥,而非客观的技术环境。

  改革如果不触动利益,就不叫改革。常识是,改革的迟滞只会导致既得利益的固化,改革就应该趁早斩断不合理的利益链条。至于改革的条件是否成熟,评判标准除去技术条件外,核心应是改革的利益博弈机制、平台是否形成。在这个博弈机制内,利益交织的各方,能够围绕自身的诉求按照科学的程序博弈,那么改革的条件就可以说已成熟。“如果接到通知要求,愿意公开财产”的说法大家都不陌生。其实,不少以“条件不成熟”为由拒斥改革者,不是真的没有准备好接受改革,而是不愿意主动承担改革压力,他们等待的成熟的改革条件,也只是自上而下施加的行政压力罢了。这种意义上的“条件不成熟”,无非说明对于改革本身,还有很多人缺少成熟的认知。(熊志)

关键词:公车改革,统一标识,GPS定位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河北青年报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