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力量如何救灾
延伸 救援遇阻更应做好自救 内少“粮草”,外多“救兵”。而之所以“外水”难解“内渴”,自古“蜀道难”,加上大地震后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让救援行动变得异常艰难。 如此之下,作为灾区人民,在翘首企盼等待外援的同时,努力搞好“自救”,就显得异常重要。这里,作为各村(组)委会、党支部等,应搞好组织协调工作;作为党员、干部、共青团员等,要切实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比如,面对一些村民的临时少帐篷,在救援物资到来之前,可否考虑“就地取材”,从废墟中找寻一些材料,搭一些简易帐篷,以解灾民“燃眉之急”?比如,有的乡镇食物不足,只够全乡人吃一天的,那么,在食物运来之前,可否号召人们量“物”而吃,“计划”而食……要知道,在灾区“一片静悄悄”背后,是修路工人为打通“生命线”夜以继日的连续奋战,是爱心人士满载救灾物资却无奈拥堵在公路上的望眼欲穿,是全国人民遥望雅安的忧心难眠! 雅安芦山地震,考验着政府的组织与协调能力,衡量着社会各界的文明与爱心,同时,也无时无刻见证着灾区人民的坚韧与刚强。而这种坚韧与刚强,在眼前这种特殊情况下,显得尤为宝贵。(张兰军) |
关键词:灾区,拥堵,生命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