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文明离不开“最严交规”的锻造
从1日零点起,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的修订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和《机动车登记规定》正式实施,新规加强了对闯信号灯的处罚力度,其中,“闯黄灯扣6分”的规定这两天引来网友吐槽(1月3日《新京报》)。我注意到,坊间有论者以网民反对所谓民意为主由,呼吁“最严交规”缓行。我将之视为国人规则不适应症的本能发作和惯性反应。 有必要复习的常识是,中国汽车社会来得太快有点猝不及防,起码有两样东东准备不足:一样是硬件准备不足——道路通行不畅停车泊位奇缺。现下,已远非一线城市如首都成为“首堵”、上海全路不够全车泊位,连像我居住的二三线城市高峰期都出现了拥堵世象;再一样是软件准备不足——汽车文明滞后驾驶素质落差,表现为不少司机缺少法治敬畏和规则意识不强。设若说前者补课非一日之功,显然,当下能够选择且只能选择前者补课,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和出行心情“添堵”, 鲁迅先生说过:“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一个月前的12月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正是“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权威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超过21万起,造成6万多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愈10亿元。道路交通伤害已然取代自杀成为“伤害死亡”首因。公安交管统计显示,近年来80%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因交通违法导致,其中超过两成的违法行为是闯红灯、不按车道通行、违反禁令标志等“小节”。今年1至10月,全国因违反道路标志标线肇事导致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87852起,造成26154人死于非命。也许我们可以容忍“不见棺材不掉泪”,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容忍“见了棺材不掉泪”。 要命的是,目下有两大反差让人哭笑不得啼笑皆非。这厢,国人似乎相信甚至迷信对交通违规的教育劝阻,不少地方组织志愿甚至“被志愿”者上路劝导,重复上演劝了白劝白劝还劝的尴尬;另厢,执法者对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违法不究执法不严查处不力比比皆是,未能形成杀一儆百杀鸡吓猴的法治威慑效应。相形之下,“最严交规”并非“中国首创”,而是被国外老牌汽车社会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国际惯例”。在公路机动车密度最高、汽车文化和产业最发达的北美,“黄灯减速”和“闯黄处罚”早已成为各版交规中的必备条款。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上,“最严交规”堪称已经立竿见影。2日有记者从公安部交管局获悉,就新交规实施首日情况看,初步显现出规范驾驶行为、增强安全意识、预防交通事故的积极效果,因违反交通信号导致的交通事故大幅下降。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从严查处不按规定悬挂或遮挡号牌、闯红灯、酒后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据北京、天津、南京、杭州、济南等城市统计,新交规实施首日接报的交通事故数量分别比前日下降了9.3%、23%、26.7%、18.4%、29.8%,未发生因违反交通信号指示造成的恶性交通事故。显然,既不能只见树林不见森林,用个别地方个别司机因不适新规导致追尾个案掩盖成效;更不能因噎废食,假追尾个案否定新规。 辟开少数网络愤青的情绪宣泄和个别论者“逆反思维定势”不论,就主要反对意见审视,似乎也得不出“史上最严交规”需要缓行的结论。针对有驾者抱怨新规“闯黄灯扣6分”条款易导致惯性追尾一事,公安部交管局表示,只要驾驶人注意力集中与前车保持安全车距就可避免;针对网友提出黄灯亮时紧急制动造成车辆惯性前行等问题,相关负责人表示,黄灯亮时只要机动车车身任何一部分已越过停止线车辆可继续通行,不认定为闯黄灯;针对网友反映交通信号设置问题,公安交管部门表示将认真听取意见并积极采纳不断改进。 任何一项新法出台有争议纯属正常,更何况剑指矫正国人出行陋习的法规;既然陋习形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矫正之则非一日之功一劳永逸。缘此,我一点也不担心坊间争议和个别论者假民意裹挟民意;我担心的倒是,相对全国大部分城市按照新交规严格执行,深圳等个别城市却未执行新规,势必导致妨害法治统一性严肃性权威性和损毁交管部门公信力。 |
关键词:汽车文明,交通事故,最严交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