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评论员 郭慧岩
日前,国务院印发通知,要求自7月1日起,在全国推行范围内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并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大改革试点力度,在更大范围和更多行业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这一消息让不少市场主体激动万分。
7月2日,河北省召开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工作新闻发布会,详细解读《关于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力争2022年年底前建立简约高效、公正透明、宽进严管的行业准营规则。
新闻发布会现场。长城网记者 周黎燕 摄
这既是对中央改革措施的落实,也是河北深化“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一步。从企业经营的起始端,为市场主体清除可能存在的审批障碍,让更多企业更顺利“开门”。
尤其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还未完全散去的大环境下,更利于提振市场信心与活力。而且,近年来,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数量的增加,对深化改革、优化市场环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照”一般指营业执照,是市场主体资格的证明。“证”指的是市场主体在从事特定活动时,由行政机关依法审查准予后颁发的许可证书,是特定行业的从业资格。按照改革前流程,要想创办一家企业,首先要取得主管部门的经营许可证,才能到工商部门申办营业执照。而“证照分离”,就是让企业既能进得了市场的“大门”,也能入得了行业的“小门”。
举个例子,开餐饮店,以前首先要拿到卫生许可证、消防证等才能去办执照,而现在可先办营业执照,再去办一些必要的许可证。随着审批事项的减少,有些许可甚至都不用再办了。这无疑大大会减少市场主体“办证难、繁”的煎熬、增加人们参与经营的积极性。
有专家曾表示,对于未来可能长成参天大树的很多小微企业来说,如果一开始发展的时候,碰到的都是很高的门槛,它就过不去,也获得不了成长的机会。与其设置这样的高门槛,不如搭楼梯,让它一个台阶一个台阶走,通过应有的服务,当然还有监管,让好的企业能够成长起来。
“证照分离”无疑就是其中一级重要台阶,多个改革试点早已用事实证明了。拿上海来说,2015年上海浦东新区作为“证照分离”的试点,并根据许可事项的不同情况,分别确立了“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等分类举措。“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批”事项取消以后,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登记注册的消防技术服务企业,从改革以前的21家,增加到目前的104家。
当然,改革降低了准入门槛,但放开并不等于“放任”,相关部门依旧要做好科学、公正监管,以更主动、更细致的工作,保证通过高质量的服务、高水平的监管,让改革红利真正落到实处,让更多市场主体变大、变强。
说到底,只有“该管的管到位”“该放的放到底”,改革才能更彻底、效果也才会达到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