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特约评论员 西蒙
据报道:日前河北保定市市民服务中心多了一个新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据市行政审批局负责人介绍:设立“办不成事”反映专项通道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服务创新,目的是倾听诉求,打造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难题的“直通车”。虽然这是一个新鲜的创举,但因为切中了大量民众的利益诉求问题,因此,此时一经媒体曝光,便在网上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与点赞。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河北频道
据媒体报道:这个“办不成事”窗口的位置十分醒目,紧挨着领办代办窗口和审批服务区导办服务台,窗口还设有专门台账。当地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窗口,把能办成的事情依规依法办成,确实办不成的事情也要向办事人说清楚,让群众烦心事有人管,让群众不白跑。”
“办不成事”窗口,从本质上来看,也是政务创新与改善的一个现象。从政务管理者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反弹琵琶”式的思维——不要避讳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藏着掖着也不解决问题,反而会引起老百姓的不满。就在很多网民指责一些政府机构办事窗口效率低下、态度不好的时候,保定这一机构却能开诚布公地表示自己强烈的倾听民众诉求的心理,可谓顺应了民意,也给其它地区与相关机构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经验。
优化政府工作作风,提高基层机构的工作效率,进而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些宏大的目标,其实都应该细化在每一件小事上。办事窗口的问题,看似不大,其实应当被格外重视:因为窗口的工作效率与服务态度,直接决定了民众对政府机构的直观印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应该在每一个细节上得到落实。这可能是办事窗口工作人员真诚地说一声“您好”与“谢谢”,也可能是服务人员面对办事群众时一个真诚的微笑。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会积少成多,最终融入政务能力发展的大潮中,最终让民众获得切实的好处。
“办不成事”窗口的出现,正契合了上述的关键要求:老百姓很希望用最短的时间来窗口办事,而且不用看工作人员的脸色办事,真正享受到基本的权益与服务。相比之下,近年不时被媒体曝光的一些“奇葩窗口”的工作人员,应当汗颜。此前,有媒体批评过个别地方的“丁义珍式窗口”——来访群众只能弯着腰甚至蹲下来跟工作人员说话,这不仅会消耗来访者的体力,也十分不体面。从本质上讲,这还是个别政府的工作人员内心“官老爷”式的特权心理在作祟,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甚至瞧不起来访群众。
如今,“办不成事”窗口被媒体报道后,也得到了大量民众的支持,再次说明一个应当被时刻铭记的道理:只有始终坚持以民众的利益诉求为导向,在各种细节上做好服务民众的工作,政府组织才能得到更多的认可与支持。希望保定出现的这个“办不成事”窗口不会昙花一现,更多地方的政府单位不妨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