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评论 > 时事快评

愿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开心农场”

来源: 长城网  作者:芦静
2020-12-10 16:13:22 
分享:

  长城网评论员 芦静

  与一般校园不同,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七小学这所年轻的学校拥有20亩空地,这是一片“开心农场”,也是孩子们撒欢的新课堂。

资料图。图片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6年小学,要参加90项家务劳动、90项校内劳动、90项农场劳动、30项志愿服务公益劳动;二十四节气,要遵循传统历法设计农场耕种计划,在不同时令种菜、养蚕、除虫、收割……

  在当地,这个被视为“新劳动教育”的试验,已延续10年。

  之所以“新”,就因为其突破了以前劳动教育囿于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体力劳动的范畴,鼓励孩子们到更广阔的空间去锻炼。

  这样的“沉浸式”体验,将课本以外的知识通过有趣的实践传递给学生,让劳动的价值清晰可见,在学生心中种下了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种子,也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创新样本。

  事实上,劳动教育的概念,在我国教育领域并不是新名词。但以往关于劳动,学校往往只注重知识传播,把劳动体验归于家庭生活。从现实需求来看,让一个个“小皇帝”“小公主”,放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美好”,去做饭、洗衣服、做家务,有些“纸上谈兵”。

  曾有教师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很少参加农业劳动,部分学生从来没有参与过农业劳动;基本的家庭劳动,大多数学生也很少参与;学校值日基本都是迫于老师和班委的压力,很少有人主动参与……

  无疑,学校这种淡化、弱化劳动教育的方式,加之家长的“纵容”,不仅会让学生轻视甚至厌恶劳动,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从来不是一句空话。今年3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这是大势所趋,也是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

  现实中,尽管不少学校开设了劳动课程,但师资储备不足、动力意愿不强、轻亲身体验的问题仍存在。要补齐这些“短板”,除了打破“劳动会给学生带来额外负担”的偏见之外,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协作,支持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接触新事物,感受劳动快乐、养成劳动习惯,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对生活的热爱。

  劳动教育,重在落实,贵在“知行合一”。愿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开心农场”。

关键词:劳动教育,开心农场,创新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