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 杨于泽(湖北)
1月12日上午,中国百强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冰川冻土》2013年刊发的科研论文《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理论与实践》(I)(II),突然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引发热议。这篇论文所用小标题包括:“导师的崇高感”“师娘的优美感”“导师与师娘的和谐结合”等。
论文作者、中科院博士生导师徐中民随后回应称,自然科学家需要情感注入,文章表面看起来有点问题,但实际论文题旨潜伏得非常深刻,对目前地理学沉溺于“科学的预测未来”是很大的补充。听起来不知所云,但大意应该是说,他的“研究”还是颇有价值的,对主流研究是一个补充。
有资料显示,程国栋院士正是徐中民在中科院的导师,也是《冰川冻土》杂志主编。其回应称,徐中民在《冰川冻土》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与《冰川冻土》的学术定位不符,已撤稿。
事实上,徐中民论文不只是不符合《冰川冻土》杂志的学术定位,而是花几十个页码的篇幅专事“谀师”,虽然使用了诸多传统与现代、封建糟粕与科学并存的概念,但可以肯定,其很难被归入学术范畴。导师襟怀广阔、海纳百川,师母牺牲自我、从旁协助,这些道理很简单,写成“学术论文”除了拒人千里、让人不知所云外,实无任何创新之处。
《冰川冻土》杂志对事件的跟进很及时,看起来态度很诚恳,这使人感到些许欣慰。但多少信息显示杂志方面对此早就心知肚明,那为什么迟不撤稿、早不撤稿,偏偏要等有人在互联网上捅出来才雷厉风行地处理呢?表面上的主动,实际还是不打脸不认错,实质上足够消极被动。
据程国栋自辩,他对两篇文章的发表事先一无所知。而公开信息显示,《冰川冻土》杂志除了主编程国栋院士外,还有中国气象局秦大河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姚檀栋院士以及中科院另外4位研究员担任副主编。如果说程国栋作为主编对文章不知情,那到底哪些人知情?
徐中民的论文说穿了就是伪学术伪论文,假设这种东西获发表只是无价值,那在3名声名显赫的院士主持下这种专事“谀师”的伪学术伪论文还能刊发出来,这才真正令人忧虑。权威的学术机构不能对学术把关,是主编副主编们学术水平不够,还是装作看不见?
首先,设若其实大家都知情,那大家为什么都同意或不质疑这样的学术论文?而如果大家都不知情,那岂非大家都不负责任?担任主编副主编,到底有没有拿薪酬?如果拿薪酬而都不管事,那就是太不负责任了;假设没有薪酬,既然挂名主编副主编,那也属于“占着茅坑不拉屎”。
或许院士皆属挂名,实际由非院士副主编管事,那这些副主编在事件中应负何种责任?
其次,徐中民“谀师”论文居然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这样的项目是如何通过评审获得重点资助的?徐中民“谀师”论文居然由国家重点资助,本身就是对国家科研制度的无情嘲弄。问题是谁投下了赞成票?要让一个邪气侧露的项目获得国家重点资助,恐怕要搞掂方方面面的人,由此我们又可以揣摩科学界风气与生态。
现在程国栋院士宣布引咎辞去《冰川冻土》杂志主编职务,但错误刊发“谀师”论文只是问题的冰山一角,冰山下面隐藏的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展开调查。
1月12日23:42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通过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发布说明,经初步了解,该文确实存在与期刊学术定位不符等问题。并表示,将尽快成立调查组,认真调查相关问题,切实做好处理、整改工作,坚决杜绝类似情况。
一名中科院博士,花如此大的气力“谀师”,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意图和利益?程国栋院士在其中又扮演一种什么样的角色?有关不把的院士,还值得国家信任吗?确实应该查个水落石出,才能发现深层次问题、对症下药,期以扭转科研领域的风气与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