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点击

越来越火的博物馆应该收起“高冷范”

来源: 长江日报  作者:李尔静
2019-09-04 09:21:22 
分享:

  今年的暑假,博物馆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旅游“热点”,可博物馆里展出的“高仿品”却让不少旅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正如网友们的吐槽:“难道我千里迢迢赶到北京来,就是为了看一个仿品吗?”

  博物馆不展出真品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因为真品被外借,不得不拿仿品暂时填充;有的是因为真品品相不好,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便将品相更好的仿品拿出来展览;但更多情况下,博物馆不展出真品还是出于成本考虑,毕竟真品保护起来工序复杂,用仿品替代则方便许多。不少游客带着“朝圣”的心情来到文物面前,忽然得知文物竟是仿造的,不免一时间兴味索然。

  博物馆展仿品的历史由来已久,上世纪80年代以前,博物馆的基本定位是保护文物,也少有游客参观,再加上硬件条件的限制,比如温度、湿度、光线、安保、展柜等原因,展示过程中确实会倾向于展出复制品,公众也普遍能够接受。

  但近些年来,公众对于博物馆的需求也出现了“井喷”。上世纪末,国内博物馆还不到2000座,现在已有了近5000座,但即便如此,大大小小的博物馆里还是挤满了游客,“排长龙”已经成为了博物馆里的“常规操作”。

  随着公众对博物馆的需求越来越大,博物馆几乎就是大众的“第二课堂”,不仅学校会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不少历史爱好者也已然是博物馆的常客。随着文化教育越来越普及,一些博物馆和文物更是晋升成为了“网红”,吸引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打卡”。

  游客不远万里赶来,却只能看到一件仿品,自然心有不甘,这或许也是为什么,近几年来,对博物馆里展览仿品的吐槽会急速增多。眼见仿品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公众对文物的渴望,此时,也是时候让仿品退出博物馆了。

  当下,博物馆需要的是重新“定位”,不能只做文物的“保险库”,还要当好公众的“文化老师”。把真品藏着掖着已经明显损伤了公众学习参观的兴趣,博物馆的文化教育功能也会跟着大打折扣。博物馆要收起“高冷范”,转变得生活化些、接地气些,让文化历史因为“活”而变得“火”,才能更好地发挥文化教育的价值。(李尔静)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教育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