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点击

教得好当教授与好教授要教学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乔杉
2019-08-20 09:34:57 
分享:

  不久前,南京林业大学公布了2019年职称评审结果,从教33年的理学院蒋华松教师如愿评上了教授,成为该校第一位“教学专长型”教授。据了解,蒋华松无一篇论文,也无一分科研,评教授靠的是他平时课堂教学的表现和成绩。这不是南京林业大学一所高校的新政,此前,不少高校都陆续推出相关举措。(8月19日《中国青年报》)

  面对“教学型教授”的兴起,有人称:讲课高手的春天来了。这可能还是乐观了一些。原因很简单,虽然很多高校打开了口子,但是并不大,有着诸多前提条件。正如南林大对于“教学专长型”教授的资格条件,从学历、资历、专业理论到教学业绩、成果要求等均有规定,其中一个杠杠,就是“在南京林业大学从事教学工作10年及以上”。这也注定了“教学型教授”难以成为主流。

  南林大此举的最大意义,在于传递了一个导向,那就是“教得好也能当教授”。虽然说教授教授,以“教”为先,关键在“教”,但一段时间以来,高校却出现了教授不教书的现象;而矢志教书、课上得好的老师,因为没有什么学术成果,根本就没有成为教授的机会。“教学型教授”的出现,给教得好的老师提供了机会,许与他们一个未来,这也有利于鼓励更多教师把更多精力放在教学上。

  作为一个概念,“教学型教授”的抛出,其实带有一点火药味,给人一种与科研型教授针锋相对的感觉。其实,教学与科研并不对立,“教学型教授”与“科研型教授”并非对立关系,如果职称改革或者是舆论认知,把教学与科研对立,把“教学型教授”与“科研型教授”对立,那就犯了方向错误。有人担心,放开“口子”之后,会不会让高校教师队伍变得良莠不齐?“教学型教授”能否真正得到同事与学生的认可?这些并非杞人忧天。

  教学与科研,不是对立关系。如果把教学和科研完全分开,给“教学型教授”贴上没有科研能力,或者是因为没有科研能力而实施照顾的标签,还会带来一个可能的后果,那就是削弱“教学型教授”的职业荣誉感。或许我们还应该树立一个认识,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所说,一个教师的科研内容可能是自己的专业,也可以是教育本身。比如,6年前,哈工大电气学院副院长霍炬当选该校第一批“教学拔尖教授”时,只有36岁。之后,他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连续三届获得哈工大“金牌教师”奖。拿到教学成果大奖,算不算科研能力?

  去年6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高等教育战线要树立“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的理念。简而言之,好教授要教学,不教学就不是好教授。职称改革的方向,推出“教学型教授”的目的,都应该落在这里,也就是推动更多教授回到课堂,回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本心。其实,哪怕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科研型教授”,当其回到教学一线时,对于提升科研能力也大有裨益。而很多“教学型教授”并非没有科研能力,可能只是暂时没有表现出来,或者是在论文压力下没有机会表现出来。

  大学里,有些人适合教学,有些人适合科研,但教学和科研是分不开的,“教学型教授”与“科研型教授”并非对立关系。而职称改革,既要让“教得好当教授”,也要形成“好教授要教学”的导向。重视“教学型教授”,实际上是在推动高校教师回归教学本职工作,这个推动,不是单指年轻教师,而是所有教师,乃至名师大师。(乔杉)

关键词:教授,职称评审,科研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