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 张田勘(北京)
27年前,重庆朱晓娟仅1岁3个月的儿子(盼盼,化名)被保姆抱走。那是在1992年的6月,保姆进朱晓娟的家门才7天。1995年,河南警方解救一名被拐男童,后经河南高院鉴定,被解救男童与朱晓娟夫妇“存在生物学亲子关系”。
1992年6月,保姆进门7天后带着盼盼失踪。受访者供图
于是,朱晓娟和丈夫把这名孩子当作自己的亲儿子盼盼抚养至今。然而,命运对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2018年1月,保姆现身,将朱晓娟的亲生儿子盼盼送回。同时,2018年重庆市公安局的亲子鉴定认定,朱晓娟与被她养大的孩子“亲权关系不成立”。
现在,朱晓娟以“鉴定有误”为由,向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状告河南高院,请求法院依法判令河南高院赔偿其近300万元。
一个不准确的亲子鉴定,至少给两家人带来打击,更是对朱晓娟及其丈夫和儿子盼盼带来难以愈合的创伤。
事实也正是这样,不同的家庭,孩子有不同的命运,未来的人生有天壤之别,更重要的是亲情和血缘关系无可替代。保姆偷走了盼盼并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养,但由于家庭条件较差,盼盼中学没读完就早早辍学打工,尝尽了人间冷暖;被朱晓娟当作亲儿子抚养的养子则因为家庭条件较好而顺利上大学,而且现在有较好的工作,成为幸运者。
每个人因家庭条件不同而呈现截然不同的人生是一种客观存在,如果说有命运的话,这就是命运之一。但是,决定人们命运不同的,还有其他因素,如个人的后天努力,以及亲子鉴定的差错。对于后者,就不能全由命运来解释了,而是人为失误,是粗心和马虎,也可以说是玩忽职守。
造成这起亲子混淆冤案的河南高院称,这是“当年因技术原因出现差错”,但朱晓娟无法接受这种解释,她称,“要么是血液样本搞错,要么是鉴定环节造假”,希望可以得到一个合理解释。进一步讲,DNA鉴定出错并不只存在于亲子鉴定,也出现在很多刑事鉴识案件中。一旦出错,就有可能错判错杀无辜之人,而让真正的凶手逍遥法外。
不过,为何有着刑事鉴识“金标准”的DNA鉴定也会犯错呢?这或许才是问题的关键。事实也证明,DNA鉴定也会出错,原因既有人为的,也有技术的。但事实上,归根结底还是人为的。
亲生儿子“归来”后,2018年6月,朱晓娟跟他拍了一张合影。受访者供图
虽然尚不清楚河南高院当时所做的DNA鉴定为何出错,但是,在司法鉴定中常常存在一些人为的情况会导致鉴定有误。样本标记出错;或者样本保管不当;鉴定时没有按严格的技术规范和程序来操作,复核不严格;写错或拿错鉴定结果报告,以及不是两位实验员同时做鉴定,都有可能造成鉴定错误。这些都可以归结为人为因素。
但是,研究也发现,由于生物和遗传本身的因素,也可能造成DNA鉴定出错。
美国斯坦福大学遗传学家亚历山大·厄本等人最近的研究证实,一些人的基因组并非是固定的,而是变化的,甚至有两套基因组,这就为DNA鉴定制造了麻烦。一名健康人体内基因的变化有两种形式。一是人体内不同细胞之间存在基因差异,例如神经细胞与肌细胞的基因存在差异。
二是一个人拥有多个基因组,而且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又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有些人体内的一部分细胞存在基因突变,但其他细胞里却没有这种基因突变,例如白细胞存在基因突变,但上皮细胞没有基因突变;第二种情况是,一些人体内存在来自他人的基因组,也就是说,这类人拥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基因组。
此外,还有外源干扰也会造成DNA鉴定出错。例如,采集血样的个体若进行过输血或骨髓移植以及干细胞移植,也会影响DNA鉴定的准确性,还有以口腔拭子采集唾液细胞DNA也因为孩子在吃母乳时采集会受到母乳中母亲的DNA的干扰而致鉴定有误。
但是,所有这些生物或遗传学原因导致的干扰和错误也都可以通过严谨的方式和程序来避免。当出现基因突变(三个及三个内的等位基因不符合遗传规律)或累计亲权概率小于10000时(亲权概率低于99.99%)时,就需要做父母子三联体的亲子鉴定或增加检测遗传标记(增加检测到40位点),而一般是做20个位点。
即便当年做朱晓娟与失踪孩子亲子鉴定时亲权概率达到99.99%,可以认定是朱晓娟的孩子,但是出于保险、准确和万无一失的目的,也需要加上盼盼的父亲一起再做一次亲子鉴定,就不会把他人的孩子鉴定为朱晓娟的孩子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