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把有限的急救资源更好地用于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北京将提高急诊的“准入门槛”。5月1日起,北京友谊医院、同仁医院、朝阳医院、积水潭医院等20家设有急诊的市属医院将启动“急诊分级”就诊工作,患者就诊前先分级,从以往“先来后到”的就诊顺序,改为按病情的严重程度分级候诊。(4月22日《北京青年报》)
急诊,简单讲就是紧急情况下的诊断治疗,其本质特点在于“急”,如果病情并不紧急,则应无“急诊”可言。2013年11月原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印发的《需要紧急救治的急危重伤病标准及诊疗规范》规定,急诊救治范围主要为濒危和危重病人,包括无呼吸无脉搏病人、急性意识障碍病人或可能严重致残者。但在现实中,一些患者不管疾病的轻重缓急,一股脑儿全都往急诊科“挤”,门诊挂不上号去急诊看,不知道看哪个科去急诊看,白天没时间看病,晚上去急诊看……急诊救治这条紧急抢救危重患者的“生命通道”,被一些非危重患者当成了看病的“绿色通道”,个中尴尬和隐患是不言而喻的。
北京、浙江等地多家医院的调查发现,急诊科里70%以上的患者是不需要急诊救治的。非急诊病人涌进急诊科,不仅大大增加了急诊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更占用了宝贵的急诊资源,导致急诊不急甚至变成“慢诊”。一旦来了危重病人得不到及时抢救治疗,后果不堪设想。
相比之下,“急诊分级”则是打破了传统的“先来后到”排队就医模式,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来决定顺序,危急危重患者优先救治,非急症患者则要等待较长时间。这种做法可以有效解决急诊科“急与不急一锅粥”现象,实现对于患者的合理分流,让真正需要就诊的患者在最短时间得到诊治。在许多发达国家,急诊分级已推行多年。而在国内,2011年原国家卫生部公布《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就提出按病情将病人分为濒危、危重、急症、非急症“四级”,并分别到急诊科的红、黄、绿三区进行诊治。
近年来,各地医院纷纷探索急诊分诊制度,如北京朝阳医院急诊医学科从2017年起上线“急诊分级叫号”系统。如今,在试点的基础上,北京20家提供急诊服务的市属医院统一实施“急诊分级”,从而保证了各家医院急诊诊疗的均质化,最大限度确保危急病人到了医院第一时间获得救治。
急诊分级无疑是一件好事,要把这件好事办好,需医患双方相向而行。首先,对医院来说,不能简单地一分了之,还要充分理解患者的诉求,做好解释和服务工作。一方面,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引导,让患者了解分级的重要意义,学会“今天我为别人让道,明天别人为我让道”的换位思考,从而主动配合医院的分流措施。另一方面,医院要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推出手机APP查询等待时长服务,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减轻焦急情绪。此外,医护人员要加强对候诊患者的巡视,一旦发生病情变化要及时调整级别,以有效应对可能的突发情况。
其次,对患者来说,要端正就诊观念,正确看待急诊救治。急诊不是随时想看病就看病的“24小时门诊”,更不是优先见到医生的“快捷通道”。况且,医疗行业隔行如隔山,急诊科医生救治危重病人经验比较丰富,但对一些专科疾病的诊治,可能难以像专科大夫那么准确到位。因此,遇到非急诊病症,患者还是应当主动选择相应的专科门诊看病就医,这样既避免给急诊科添乱,也有助于自身得到最佳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