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点击

“求求你表扬我”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张静雯
2019-03-17 11:01:54 
分享:

  把时间线拉回到一周之前,先围观一个女孩别致的三八节礼物:女孩的男朋友花钱给她定制了“夸奖服务”,她被拉进一个莫名其妙的微信群,被群里一群陌生人天花乱坠地赞美了三分钟。三分钟一过,女孩被无情踢出群聊,服务结束。

  真是如梦幻泡影的三分钟。这名男朋友很顽皮,“代夸奖”的生意也很顽皮。要我说,偶尔来一下,也算给生活加点料。只是有些事,还是亲力亲为更有温度和诚意。赞美女朋友也要请人代劳,让人感觉挺膈应,你咋不雇人替你约会呢?

  这个无厘头的“爱情故事”广为传播之后,年轻人私下里的无聊小游戏突然就走红了。大学生们拉起一个个“夸夸群”,乐此不疲地展开夸奖与求夸奖活动。这些天看了不少高校聊天截图,四个字、四个字的褒义词如此密集地蹦出来,场面甚是壮观。最后我发现,这活脱脱是一个个接梗大赛嘛,最夸张的时候,只需要几个问号、几个表情包,就能借题发挥,编出一串溢出屏幕之外的赞美之词,跟自动生成电脑病毒似的。

  也有不那么夸张的。比如,有个同学自行车丢了,在“夸夸群”里,他被赞“优雅”,因为丢了车都不急不躁,而且,为了找车四处奔波,一定锻炼了身体。好吧,还是挺夸张的。专家说,这符合积极心理学的原理。换成大白话,大概就是“想开点,挺好的”。专家分析得很科学,但请允许我再笑五秒钟。

  年轻人真会玩,傻气冲天的游戏,都能玩得波澜壮阔。

  浮夸归浮夸,但丝毫不惹人厌烦。大学生之间闹着玩就不说了,即便是付费服务,名副其实的“商业互吹”,也不过是图个乐嘛。说白了,大家相互之间几乎没有利益瓜葛,虽然多半不走心,但和生意场、塑料朋友圈里各怀心事、各取所需的油腻互捧相比,那可纯洁多了。

  几乎一夜爆红的互夸游戏,在豆瓣上已经悄悄流行了好几年了。豆瓣有好几个互夸小组,规模最大的“相互表扬小组”,组员超过十万,“求表扬”的帖子,从2014年至今,满满排了将近一千页。别看微信群里如火如荼,玩儿法其实是别人剩下的。

  不瞒你说,这些小组重新定义了“表扬”。根据我的不完全观察,“求表扬”大致分两类。一类求的确实是表扬,都没啥感天动地的事迹,比如学生认真学习了一上午,比如“发现自己不自卑了”。搁到“世俗”的评价体系里,这些当然都是好事儿,但不值一提,拿出来“显摆”似乎显得很幼稚。还有一类,与其说是“求表扬”,不如说是“求安慰”“求鼓励”。和学生丢自行车这样不痛不痒的小烦恼相比,那些遭遇里,不乏实打实的悲伤。有人倾诉抑郁症的经历,有人吐槽职场失意、生活坎坷。成年人的那点不容易,多翻几页,几乎就能窥视个够。

  跟帖的网友们,有时候像《深夜食堂》的掌柜大叔一样,倾听只言片语的倾诉,不追问,只淡淡回应几句,表示安慰。更多时候不走深沉路线,直接耍起贫嘴。有个单身母亲吐槽前夫“消失到外太空去了”,自己要兼顾工作和孩子,压力很大。网友的安慰独树一帜,“好厉害,你是太空人的前妻”。看着特别不着调对吧?可是很奇怪,沉重感在戏谑的言语间,仿佛被轻盈地纾解了。

  三言两语讲述自己的糟心事,末了加一句“求表扬”,这样怪诞的语言逻辑结构,也算是面对生活磨难时,一种优雅体面的姿态吧。

  什么该被表扬、什么值得表扬,这些能有多重要呢?甚至寻求“表扬”者能不能真的得到安慰,也是次要的。“相互表扬”小组这样的存在,更隐秘、更关键的意义,是反思那些几乎被异化为道德枷锁的“美德”:凡事都要隐忍、要谦卑、要舍己奉献。

  这样的反思也不仅仅存在于虚拟空间。比如前几天,浙江嘉兴海宁一个医院向发高烧仍坚持工作的医生周伟光下发了“强制休息通知单”。周医生自愿带病工作?那也不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老实回家歇着去。

  搁在以往某些情境里,带病忘我工作,或者坚守工作岗位、不顾病重老母之类,正是表扬稿里大书特书的“事迹”。奉献精神当然很伟大,可明明是辛酸,却被刻意拔高与讴歌,这样的“表扬”,缺乏对人的体恤,充满大而无当的谵妄

  有违人道的“奉献精神”被纠偏,“互夸群”“互相表扬小组”火热,都指向同一种时代精神:关怀个人。互夸群组里那些言辞是很浑不吝,可换个思路,这不就是用夸张的修辞,把一个人点亮再点亮嘛。

  当然,既然是赞美,就不可避免要纠结是否真心这个问题。还用问么?彼此不熟悉甚至不认识的人,能有多深厚的真情呢?只有简短的描述,你对你要“表扬”的人,又能有多少了解呢?可即便“情”是虚的,“意”也是真的。陌生人之间相互取暖,充满善意又保持距离感,彼此鼓励、彼此治愈,这是现代社会特有的精神避风港,虚拟却又珍贵。

  豆瓣有个互夸小组的介绍是:给我一杯清水,我就善良了起来。所谓“互夸”,大约也是守护善意吧。(张静雯)

关键词:游戏,表扬,求表扬责任编辑:冯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