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评论 > 时事快评

京津冀这五年|①在家门口就能挂上北京专家号,这个可以有

来源: 长城网  作者:芦静
2019-02-15 15:01:00 
分享:

  1月23日,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医院眼外伤科病房内,来自内蒙古锡林浩特的患者宋志刚做完视网膜脱落手术,眼睛已有了强光反应,这让他的家人激动不已,“原本打算去北京做手术,后来知道张家口就能做,而且住院24小时内就安排了手术,太方便了!”

在张家口市第四医院任挂职副院长的北京同仁医院眼外伤科专家李琦琰,正为慕名而来的外地患者做眼部间接镜检查。张家口市第四医院供图

  就医少走路,还可以挂上北京专家号,免去排队等候的烦恼,患者的获得感实实在在,而这得益于京张医疗的合作。

  除了带来先进的诊疗技术,北京专家还为张家口培养了一批专家团队,一些原本只能到北京医治的疑难病在当地就可以诊治,这就意味着,不仅能缓解北京的就医压力,还能减少很多患者的诊疗费用。这样的变化,群众看得见、摸得着。

  如宋志刚一般,57岁的患者赵华(化名)近日完成了希氏束起搏器植入术。如此尖端的手术,在河北省内开展的并不多,而这次成功实施的医院却是地处河北廊坊三河市燕郊镇的燕达医院。

北京朝阳医院派驻专家在燕达医院为患者做肠镜检查。

  作为一家民营医院,能够顺利开展脑科、心脏、泌尿等大型手术,这在5年前是无法想象的。而现在,自成为京津冀医疗合作的一个试点单位后,北京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和管理模式在此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不仅完成自身蝶变,还为周边患者带去了福利。

  时间真快,一转眼,京津冀协同发展5年了。作为“突破口”之一,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正在迈出实质性步伐。家门口的京津医生多了,去京津看病的河北患者少了,不少复杂手术在河北省都开了先河,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了“一体化”的红利。

  曾几何时,北京大医院几乎人满为患,设备和医生高负荷运转,而河北省内的一些医院却被患者绕着走,亏损严重,医疗设备都闲置“睡大觉”。

  陷入如此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是源于医疗水平难以取得患者信任,医疗资源不均衡;另一方面则源于报销体系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民众不方便。

  如今,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国实现医保异地结算,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正在形成规模化效应。医疗合作、耗材联合采购、医疗结果互认……有了京津医疗机构的鼎力相助,三地群众看病就医越来越方便,河北省也赢来了更多发展机会。

  在百姓最关心的看病问题上,尽管通过京津冀医疗合作成果显著,但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瓶颈。对于河北省来说,与京津医疗资源水平和总量落差大的客观事实还存在,在医保统筹层次、报销比例、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也有差异,要想实现同质化的医疗服务还有待积极探索。

  短短5年,河北省已有400多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京津开展合作,合作项目突破500个,在河北省工作的北京医生已超过1200人。如果能把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并达成长效机制,加之制度标准的健全,下好“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这盘大棋就指日可待,更多河北省的医疗机构也将迎来发展的春天。(芦静)

关键词: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