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评论员:时间去哪儿了?
这个诗意的问题,终于有了具象的答案。1月2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调查显示,中等收入群体就业工作时间最长。2018年,中等收入群体就业工作时间为7小时51分钟,比低收入群体多34分钟,比较高收入群体多9分钟,比高收入群体多27分钟。收入群体的划分标准是这样的:低收入群体是指调查对象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群体;中收入群体是指月收入在2000-5000元;较高收入群体是指月收入在5000-10000元;高收入群体是指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
拿着三五千的月薪,日子过得比谁都拼。
当然,所谓“中等收入群体”终究是个口径上的说法,大概与民众认知里的“中等收入群体”并非同一个概念。
道理很简单:一方面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90.0309万亿元,经济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与此同时,中国人均GDP也即将达到约1万美元。掐指一算,2000-5000元月收入恐怕难以算得上体面的“中等”。另一方面,检索资料可知,截至2018年12月,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420元,为全国最高;上海、广东、北京、天津、江苏、浙江这6个省份月最低工资标准均超过2000元。可见在不少地区,两三千的月薪已经低到“最”要关怀的底线附近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部分人是最努力、亦是最辛苦的。而统计数据揭示的另一面最叫人感喟:低收入群体用于照料孩子时间最多,为55分钟,中等收入群体用于照料孩子时间最少,为34分钟,较高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照料孩子时间分别为41分钟和44分钟。如果用一句话为“中等收入群体”画像,大概就是——干活很拼命,陪娃很犯难。一生的时间,多在岗位上。
时代在往前,日子在向上。抛开标准之争不说,橄榄型社会结构迟早会更为生动具体起来。十九大报告将“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纳入两步走战略。此前的五年来,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超过经济增速,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这是扎扎实实的成绩。然而,《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为我们研读这份成绩单的同时,提供了一个更为人文的视角:果然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中等收入群体”的这部分劳动者,大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进城务工的小年轻,又或者是靠劳动力谋生的底层工人……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光芒,却有着“人间值得”的温暖。说得再直白一些,我们柴米油盐的日子,还真是离不开他们。
要让最拼的“中等收入群体”过得更好一些,这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中的“高分值题”。去年,国家发改委召开了促进“中间群体”增收专题座谈会。《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则明确提出,要完善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结合眼下的“时间公报”,眼下大概仍须在两个维度努力:一是增加劳动性收入。2000-5000元月收入的“中等收入群体”,估计很难在资本、土地、技术等要素分配上“逆袭”。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让他们对未来有更多梦想与指望,唯有将低估的劳动力价值校准回公平的价格体系上去。
二是让休息休假权与合法劳动权益落到实处。道理虽然不甚新鲜,却是保障“中等收入群体”能多陪陪爱人和孩子的关键。人世间的时间总是个定量,朝三暮四、此消彼长,较低的收入状态与较大的生存压力,往往是倒逼劳动者在工作时间上饮鸩止渴的关键。当杭州有公司为女员工春节放“相亲假”的时候,当“二孩红利”成为爆款社会议题的时候,我们确实有必要让2000-5000元月收入的“中等收入群体”的生活节奏稍微缓一缓。让他们有时间谈场恋爱、让他们有心情多要个孩子,让他们尽量能心平气和又和颜悦色做好岗位上的事——这是他们的幸福,更是我们的幸运。
在奋斗的时代,亦当容得下每颗心里“小猪佩奇”般的温暖梦想。愿最拼的“中收入群体”过得更好一些,愿我们此生的时间少被形式负累、少被压力绑架,张弛有度,疾缓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