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点击

校园欺凌分级化有助提升治理精细化

来源: 光明网  作者:堂吉伟德
2018-11-15 10:51:36 
分享:

  记者从广东省教育厅官网获悉,广东省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办法(试行)》(下称《实施办法》),对校园欺凌的分类、预防、治理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此外,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在社交媒体发表贬低或侮辱他人人格言论等行为,属于情节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

  校园欺凌既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校园欺凌所带来的危害显而易见,除了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给当事人身体和心理带来难以平复的创伤,也使得部分受欺凌者发生恶逆变化,或由受欺凌者转化为欺凌者,或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给予反击……若预防不及时,介入不到位,极易造成严重后果。情节轻微的,可能会造成孩子的心理蒙上难以消除的阴影,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让孩子致伤、致残甚至死亡。管出现哪种结果,对当事人、其家庭、学校和社会来说,都是难以承受之痛。

  校园欺凌中没有胜利者,彼此都是受害者,心灵上的伤害不仅体现在受害者身上,也会给施暴者的心灵成长增添阻力。若要真正实现对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和治理,就必须更有针对性地分清校园欺凌的各类表现,让各方责任更加明确,不能出现厚此薄彼的缺位。

  就目前而言,对校园欺凌的认知偏差而造成的针对性措施不足,是一块亟待解决的短板。如有些学校对待校园欺凌事件“重热轻冷”,对拳打脚踢、敲诈、强索钱财等伤害事件较为重视,而忽略了给同学取侮辱性外号,与喝骂、传播谣言和闲话等语言软暴力。

  同学之间取外号,通常只被看成是“孩子之间开玩笑”。可是,较之硬暴力,软暴力对孩子的自尊心和性格,伤害更大。有的孩子长期深受侮辱性外号之欺,产生了极强的抵触情绪,甚至不愿去上学,可部分老师或校方管理人员认为没有显性伤害,总是或轻描淡写地安慰一下,要么认为被侮辱者小题大做。要知道,此类外号往往都涉及到对相关学生身体、性格、行为障碍等缺陷的攻击,或是对其家庭及个人不愉快经历的嘲讽,本身就夹带羞辱意味,这类行为完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学生欺凌”的定义,故而理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出台校园欺凌治理方案,对校园欺凌的分类、预防、治理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既是立足现实的需要也是着眼长远的必然。其积极意义在于,通过系统化的制度安排,尤其是精细化的种类划分与性质界定,为实施精准而高效的措施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广东版《实施办法》还明确了主体责任和具体的惩戒措施,其间除了政府部门职责外,还有政府部门和学校相关工作人员以及监护人的责任,加之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和专家对辖区内学校的学生欺凌进行专项调查与评估等其他配套性措施,基于分级划分的精细化和专业化治理,前景令人期待。(堂吉伟德)

关键词:校园欺凌,治理,精细化责任编辑:蔡洪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