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8日,福州一中学14岁男生郑某某独自搭乘由母亲在滴滴平台上预约的顺风车返回连江老家备考,途中遭滴滴顺风车司机猥亵,因受惊吓整夜未眠。家人报警后,连江县检察院以涉嫌强制猥亵罪对犯罪嫌疑人何某某依法批准逮捕。(9月28日《海峡都市报》)
事件一经报道,各大媒体进行转发。网友纷纷评论:“事实证明不止女生不安全,男生也是一样的”“关爱男性同样重要”。也有网友关注到,为何6月18日发生的事件,9月28日才报道示众?
私以为,这与受害者早先“羞于开口”有关。性暴力受害者张口向大众讲述受害事件本就需要勇气,何况自尊心“更强”的男性?提起性侵、猥亵,公众多以为是男性对女性进行迫害,女性为受害者。这与“女性是弱势群体”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有关,也与性侵事件报道中女受害者占大比例有关。长期以来,社会对男性报以“阳刚、高大、能保护女性”的印象,纵使近年来社会越来越接受不同审美下的男性形象,但与女性相比,男性的社会形象仍以强悍、力量为关键词。
为什么又开口了呢?也许是受到近期“滴滴顺风车事件”影响,希望加强对滴滴顺风车的整治,维护公众利益。也可能受到早前反性侵舆论浪潮的激励,决定站出来说出实情,让不法分子受到严惩,保护自身权益。
事实上,男性被性侵比想象中更可怕。2017年12月,英国广播公司(BBC)曾播出一部名为《男性性侵:打破沉默》的纪录片,片中揭露了男性遭遇性暴力的真相:“每小时大约有8名男性遭到性侵,大约六分之一的性侵或性虐待受害者都是男性,但他们的故事却很少被提及。”且据美国疾病防控中心进行的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在男性性侵案件中,有68.6%的实施者都是女性,比例近七成。
男性性暴力受害群体并不小,但相关新闻却很少。根据英国最大的男性性暴力受害者慈善机构统计,在2010-2014年间,大约有670000名男性受害者,但仅有不到4%的男性受害者遭遇性侵后选择报警。可见,“羞于开口”的耻辱感,仍是影响受害者维护自身权利的重要因素。强奸、猥亵常被看作是女性问题,但事实上,是两性都存在的问题。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性暴力,需多方介入且进程漫长,教育、法律、监督等要齐头并进,互相补充。但在此之余,学会如何保护自己才是首位。不仅女性,男性也要真正意识到保护自己的重要性。早在2015年8月29日,刑法修正案(九)对《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予以了修订,该罪名被害者亦可适用为男性。因此,当男性遭遇性暴力,也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对侵害者进行严惩,才能保护更多人免遭侵害。社会公众也应提高对男性遭遇性暴力的关注度,不能单纯呼吁维护女性利益,而要两手共抓——保护所有性侵受害者,维护所有正当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