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用“老字号”形容一家企业的历史、声誉、地位、影响、文化等。企业如果被冠以“老字号”,都会感到十分荣幸,会十分珍惜这一荣誉,并倍加努力把“老字号”越做越响。一般情况下,企业是不会轻易更名的,尤其是已经有了一定地位和影响的企业,更不会随便把企业名称改了。然而近年来,资本市场更改名称却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
据报道,仅去年以来,就已经有超过200家公司简称变更。神州易桥日前发布公告称,公司证券简称将由“神州易桥”变更为“顺利办”。为何改成这样一个有点儿怪异的名称?原来,该公司业务范围包括“顾问咨询、人力资本、金融保险、无形资产四大类”,因为有顾问咨询等,于是就改成“顺利办”。改后的名字让人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怎么看怎么别扭,但为了吸引眼球,该公司还是不顾一切地改了。
由此想到另一个企业改名的案例:为了沾P2P的“光”,多伦股份将名字改成“匹凸匹”。当时多伦股份与P2P并没有任何关联,面对投资者的质疑,该公司表示有做P2P业务的打算。改名以后,除了刚刚改名时因为炒作出现两个涨停之外,新的名称并没有给企业带来多少好处,相反却连续两年出现亏损,原实际控制人鲜言也因为不规范行为被证监会处以终身禁入证券市场的重罚。去年7月,为摆脱因不当更名对公司造成的不良影响,该公司由“匹凸匹”改为岩石股份,但到底如此更名能否让企业摆脱不利影响,恐怕只有天知道了。
名称是一家企业的无形资产,用得越长,做得越久,注入的文化越多,名称的含金量就越高,不到万不得已,企业不应轻易变更自己的名称。一旦名称被变更,就极容易让企业与消费者、投资者之间的关系疏远,就容易让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毁损、商誉贬值。真正成熟的企业,一定会十分珍惜自己的名称,甚至把名称当作无价之宝。有些企业在被其他企业收购后,仍然提出要保留原来的名称,原因也在于此。
为什么有的企业不顾一切要变更名称,并把变更名称作为吸引眼球的一种手段?几乎可以断言,凡是不停更改名称的企业,没有一家企业是真正做得好的。只有做得不好的企业,才会变更名称。那些做得好的企业,就算企业业务范围有了较大的扩充、业务内容有了较大的变化,也不会随意做出变更名称的决策。他们可以选择新注册一家企业,把新业务放到新企业当中,但不会把已经具有很高地位、很大影响、很有无形资产价值的名称变更掉。
从多家变更名称的上市公司的情况看,多数都是近年来新成立的公司,或者长期以来做得不好、名声也不好且多次被处罚过的公司。但就算变更了名称,如果换汤不换药,又有多大的意义呢?假如企业经营者、投资者、实际控制人有决心把企业做好,又何必在乎名称是否变更呢?把修改名称当作企业“转运”的目标,与撞大运没有多大区别,只能说明企业没有底气,也没有信心做好。
为规范上市公司变更名称行为,上交所与深交所先后发布了《上市公司变更证券简称业务指引》和《变更公司名称备忘录》,今后上市公司变更名称需要按照规范进行。需要防范的是,有些公司借进入某些领域或行业之名,要求变更企业名称,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则从事与变更后的名称没有任何关联的业务。对这样的上市公司,应当在名称变更方面给予更加严厉的监管,即便更名了,只要没有按照变更时承诺的业务去发展,就应当勒令其把名字改回去,并以此来提醒广大投资者,不要上这些公司的当,不要被这些公司变更名称所蒙蔽。(谭浩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