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点击

学前班不能成为“小学化教育”的温床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郭立场
2018-06-22 09:22:58 
分享:

  北京大学医学部幼儿园教师宾晓亮发现一件让她感到困惑的事:每年从中班升入大班以后,孩子数量都会有所减少,特别是在大班第二学期流失更为严重。宾晓亮对3所幼儿园进行的调查显示,3所幼儿园去年中班时的幼儿数分别为142、139、130,升入大班后的幼儿数分别为98、45、108,分别流失了44人、94人、22人,流失率分别为30.99%、67.63%、16.92%。这些大班“辍学”的孩子大多去了一些培训机构以幼小衔接名义举办的学前班。

  学前班对学龄前儿童提前教授小学知识,是典型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折射出的是功利的成人视角。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严查幼儿园“小学化”,取得显著成效,大多数幼儿园不再提前教小学课程知识。吊诡的是,幼儿园规范了,但社会培训机构以幼小衔接为名举办的学前班却火了。这些培训机构以提前学习小学知识作为入学准备为卖点,教学内容超出了幼儿的认知范围,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加重了幼儿的身心负担,往往得不偿失。

  所谓“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更多的不过是父母的焦虑。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便不遗余力地为孩子接受良好教育而劳心劳力。实际上,除非孩子的天赋特别高,学习习惯特别好,否则“抢先教育”就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行为,可能让孩子幼小的心灵背上沉重的负荷。

  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其中一个实验对象(代号为T),在他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代号为C),在他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实验结果出人意料——只练了两周的C爬楼梯的水平比练了8周的T好。这个实验带来的启示是: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要人为地通过训练加速孩子的发展,超过身体承受能力的学习,只会让孩子的学习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加重身心负担。令人遗憾的是,当前的幼儿教育普遍以学科知识教育代替游戏教育,违背了儿童的成长和教育规律。

  幼儿的健康成长,指向的是整体人格的发展,而不是超前学会那些超越年龄阶段要去掌握的知识。法国学者卢梭曾经说道:“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就会造就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会腐烂。我们造就的只是一些老态龙钟的儿童。”避免幼儿教育被“绑架”,强调幼儿教育自身的特殊性,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从观念上改变人们对幼儿教育的看法,注重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家长,要转变片面注重知识学习的幼儿教育观,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改变拔苗助长的行为。其次,教育管理部门应明确责任,进一步加大对超前教育的管理、监督与帮助,引导各级各类学校端正办学宗旨,使各类学校具备有效的领导和管理保障。第三,学校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依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与特点开展素质教育,保教结合。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尽快解决日益严重的“抢先教育”问题,才能还幼儿一个健康、自由、快乐的成长空间。

  “教育即生长”,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得到释放,而不是把教育视作“灌输”的容器,不该什么都往里面装。当然,谨慎地对待幼儿教育,也不能“一刀切”地拒绝所有的特长培育,而应当尊重幼儿发展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按自身实际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跟着它给你画出的道路前进”。(郭立场)

关键词:学前班,小学化教育,幼儿教育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