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男子称不满大学毕业分配,流浪16年”的消息引发关注,主人公陈颖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黄冈师专(今黄冈师范学院)图书馆工作,随后流落到东莞街头。
这样一则消息,之所以能在舆论场中掀起波澜,无关流浪,亦无关16年,只因为故事主人公挥之不去的身份标签——“老牌大学生”。在传统观念中,从名牌大学毕业后的人生轨迹就是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安稳地娶妻生子直到完成职业生涯。陈颖,无疑大大偏离了正常的轨道,这才是人们对其感兴趣的原因所在。
不过,虽然“老牌大学生”做流浪汉看似不合情理,但也应该得到世人的尊重。有人认为,一位“老牌大学生”沦落到这般田地,是逃避困难所致。也有人认为,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不能为国家奉献知识和力量,是丧失理想的表现(比如西安那位卖猪肉的北大毕业生)。其实,网友大可不必带着猎奇和同情的眼光观察他,更不必用主观和武断的看法来评判他的人生。我们常说,多元化和宽容性才能保证社会的健康发展。可一旦极端案例被摆到面前时,人们又往往不能接受异类的存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陈颖为何未能融入社会?当年工作的不如意和不顺心可能是主因。据其介绍,当年他在黄冈师专图书馆主要负责学生资料室,没报过账,没出过差,而他认为后两者才是核心岗位。去了化学系之后又有人事矛盾,待不下去。毋宁说,如此经历是职场之中是非常普遍的。年轻人,谁没有一点怀才不遇的郁闷心情,谁又没有一点在复杂人际关系中的不知所措?只是,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我们有理由敬佩、赞扬那些在风雨中崛起的强人,但也不该居高临下地取笑、批评那些败下阵来的“陈颖”。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和谐、温情的社会并不需要这种残忍的达尔文主义。
当然,社会公益组织和陈颖亲人的救助仍然是必要的。毕竟,他值得过上更好的生活。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陈颖自我流放的症结在于心理上的负担。至于具体是什么样的负担,恐怕没有人能说清,包括他自己。从新闻报道中看,记者的采访非但没有给他带来实质上的帮助,反而使他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困扰。因此,与其逼迫他立即返回社会,重拾“名牌大学生”的身份,不如给他宽松的环境,尽可能疏导他的心理问题。在陈颖的流浪汉生活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他不收分文,自愿打扫周围环境。二是他对旁人十分友善,经常把好吃的给别人吃。就此而言,至少陈颖无害于社会,我们何妨多给他一些尊重和宽容?
5月31日,微博认证账号“华中师大信管学院”发布消息称,“……流落东莞街头的男子,经学院核查确系我院88届校友”,并表示将联合多方力量进行帮扶。这不禁令人联想到人大校友会对伍继红的援助。可见,不是每个人都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陈颖也好,伍继红也罢,并不孤单。应该追问的是,如果他们不具备值得一提的身份标签,舆论是否还会在他们身上倾注兴趣?陈颖2000年从华中师大离职,2016年3月23日,学校刊登公告,对陈颖作出辞退处理。16年过去了,如果没有沦为流浪汉的离奇经历,陈颖的生活是否还会有人关心?总而言之,在一个有温度的社会中,不该有人被遗忘在角落,无论他是不是“名牌大学生”。(李勤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