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点击

“二手手机号”的尴尬应得到正视

来源: 西安晚报  作者:舒锐
2018-05-07 09:01:51 
分享:

  新办的手机号,本想拿来注册一个微博账户,没承想却用一条验证码登录上了别人的账户——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最近就遇到了这样一件怪事。原来,他购买的号码是一个“二手手机号”,原来的号主在注销号码的同时,并没有将绑定的相关业务注销,他用二手号码登上了前号主的微博。(5月6日《北京青年报》)

  按照相关规定,运营商会将未办理停机保号业务且停机超过一定时间以上的手机号码回收、重新出售,这类号码就是俗称的“二手手机号”。如此“惯例”虽然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使用过或正在使用该号码的用户带来了麻烦,引发尴尬重重。

  更值得深思的是,在互联网中,我们之所以知道自己不是在和“一只狗”聊天,正是因为我们已经形成了有效的身份识别系统。无论将来互联网的算法与交易模式如何演变,都离不开最基本的身份识别规则。在手机号逐渐实名化的现实语境中,几乎所有应用都将手机验证码作为对交易对手重要乃至唯一的识别方式。

  二手号最尴尬之处正在于,让现有的互联网身份识别系统与推定规则发生了巨大偏差——拥有手机号者与应用系统数据库中的人并非同一主体。这就对互联网规则的底线发出了挑战。

  为今之计,一方面,需要各应用运营商简化用户注销流程,嵌入一键式注销功能。另一方面,各方应从顶层设计中,重视这一问题,如在国家层面构建起电信运营商与应用运营商的信息共享与互通平台,让各方运营商们承担起更大的责任。电信运营商需要收回某一号码时,须以类似于公告的形式周知应用运营商,而应用运营商收到指令后,须将该号码从自有系统中注销、删除。若是运营商们未有效履行注销义务,则因二手号引发身份错位带来的损失,则须让其承担。(舒锐)

关键词:二手手机号,身份识别,互联网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