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浙江绍兴柯桥区轻纺城精品广场边的杭甬运河上发生了感人一幕,一名女子不慎落水,外来务工人员魏师傅挺身而出,将女子救上了岸。当时,魏师傅婉拒了女子拿出来的200元感谢费。可魏师傅回到家后心情不太好,原来他的手机因为救人进了水,已无法正常使用,只能买新手机,他希望找到那名落水者,给他“报销”买手机的钱。
故事是由三幅画面组成的,分别是救人、拒酬、后悔。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可能会存在不同的画面倾向,但在实际上,救人、拒酬、后悔三幅画面放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真实的道德世界。
一个好的社会,应该是路见不平有人吼、路见困难有人帮。第一幅画面呈现的救人义举,特别是“想都没想,直接跳入河中救人”,符合人们的道德期待和道德想象。假若好人好事成为常态,就可以说社会进入了“道德春天里”。而魏师傅外来务工人员的身份,在大流动社会背景下,更是赋予了新含义。相对于很多城市对学历型、技能型人才的追求,这种道德型人才同样是不可或缺的资源。
第二幅画面的出现,更是打开了无远弗届的想象空间。在纵身一跃时,魏师傅并没有想到那么多,更多出于一种本能。当事人的酬谢,是一种道德肯定,如果魏师傅接受了酬谢,也是再自然不过的行为。可是,同样出于一种朴素的价值观,魏师傅选择了婉拒。拒酬画面是对救人画面的延续,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这也是传统道德故事的主流打开方式。
到了第三幅画面,也就是魏师傅的“后悔”,这似乎与传统道德轨迹发生了一定的位移。然而要看到,魏师傅因为见义勇为而造成财产损失是真的,依他的收入,这是一笔实在的损失,如果放任这样的损失,是否有违“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的道德主张?
在传统教育里,好人都是大公无私的英雄,应该从内而外释放出耀眼的光芒,即便出现了一些道德成本,也应该默默承受。社会欢迎和景仰这样的英雄,但如果把这当成常态,无论“己所不欲”还是“己所欲之”,都有可能成为道德绑架。人性是复杂的,好人也是复杂的,义举可能是一种本能,也可能是一种冲动,远远不是一个标签所能概括的。承认现实和道德的复杂性,更有助于我们抵达一个美好世界。
事实上,现在社会对于好人的认识,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很少有人再以“高大全”的标准苛求好人了。温习一下孔子对“子贡赎人”的看法,可以看到这种道德观其实古已有之。从这个意义上讲,救人、拒酬与后悔的画面并不违和,不能因为“后悔”画面而否认救人与拒酬画面的美感。这三幅画面构成了真实的生活,有着一种真实美。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不惮以最大的善意揣测,魏师傅的“后悔”会得到圆满解决。无论是当事人当初的表示,还是有网友愿意“代劳”,都是滴水可见太阳。也有人说,魏师傅损失的只是一部老人机,如果是一部苹果手机,又会怎样呢?现实中,确实有一些见义勇为的损失,超出了当事一方或双方的承受能力,这个问题可以也应该得到解决。一个美好的社会,应该是向上向善的社会,现在围绕“向上”有着各种基金,比如科技基金、创业基金,围绕“向善”为什么不能设立一些基金?
救人、拒酬与后悔构成了真实的道德世界,正视这个真实的世界,才能走得更远。在目前各地进行的抢人才大战中,大家都把目标瞄向了研究型、管理型人才,其实好人何尝不是人才,道德型人才何尝不是城市的希望与根本——我们应当正视道德型人才的时代价值。(乔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