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不能减责任、减质量、减求知欲
为什么人们一边盼着减负,一边又害怕减负?
仔细分析,当你害怕减负时你怕的是什么——怕的是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怕的是我减了,别人不减;怕的是减负减负,减成废物;更怕减负变成减责,衍生出更多“潜规则”。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全国两会期间在记者会上进一步明确了“减负”概念:什么叫负担?
指的是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超出教学大纲、额外增加的这一部分。在这个以内的,叫做课业、学业,叫做必须付出的努力。
教育专家认为,尽管社会上已经出现了“请不要给我的孩子减负”的呼声,但本质上,减负的方向是正确的,回归教育本质的战略是正确的。
关键在于,人们呼唤的是真正的减负,不能减责、不能减质,更不能打着减负的旗号夹带私货,同时还要尽快提质、均衡,才有可能让学生在应付考试之余有更多时间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更全面的“人”。
减负不能偷换概念,求知欲不是负担,正常的竞争不是负担,老师和教育部门的责任不是负担。
《拼娃:学霸世家谈教育》一书的作者张捷认为,资源稀缺必然需要竞争,而减负是减不掉这个竞争的。没有了公开的公平的竞争,潜规则就会横行。
吴晓茅认为,我们制定的很多政策过于理想化,与现实脱节,才会招致抨击。
“优质均衡的基础未能达成前,广泛被群众认可的公平即统一考试如果被剥夺了,那权、钱的寻租空间就必然出现,草根阶层的被剥夺感、不公平感就会产生。”
回顾初心,减负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削弱教育,而恰恰是为了给予家庭更多的个性选择空间,去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创新能力,解决高分低能。
然而,对很多家长而言,素质教育就是让孩子多学几项技能。
应试教育的现实与家长主动增负,说浅了是种“剧场效应”,是三人成虎的焦虑感;更深层次看,是民众对更好教育服务的追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长期不平衡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而补课乱象、学生负担重等都只是表象。
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王国庆在今年两会期间引用古诗,用“一山放过一山拦”形容几十年喊减负,负担却越来越重的“死结”。
现实中,教育系统关乎基本民生,情况又错综复杂,改革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当学生、家长、社会等真的减了负担,老师、学校、教育官员就势必增加了义务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