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点击

“地球一小时”的意义在一小时之外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朱昌俊
2018-03-27 09:15:41 
分享:

  日前,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鸟巢体育中心举行,北京鸟巢、水立方及深圳海岸城等全国各城市地标性建筑在20:30分熄灭灯光。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这项活动发起于2007年,今年也是该活动进入中国的第10年。在节能与环保的重要性日益突显的今天,“地球一小时”虽然得到了世界各地的欢迎和提倡,却也引发了争议和质疑。

  这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关灯一小时真的节能吗?最新的报道称,就单个家庭而言,关灯一小时节约的电能占一年耗电量的比例非常有限。就社会而言,“地球一小时”活动减少的耗电量同样微乎其微。

  二是,不少人担心,“地球一小时”集体关灯的行为,是否会造成瞬时电压波动导致供电线路瘫痪,给电网造成过重的负担?事实上,与每天早上八九点工厂开工的这一升、半夜停工这一降对电网构成的冲击相比,“地球一小时”带来的电网负荷影响非常有限,加之电网具备一定的调节能力,“地球一小时”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上述争议或疑问的澄清说明,“地球一小时”的节能效果其实非常有限,也不会造成对电网的损害。不过,厘清了这些,才能真正利于我们认识到这项活动的实质意义所在。

  应该说,长期以来,不少人对“地球一小时”意义的认知,是浅显甚至功利的。“地球一小时”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引起人们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并激发人们保护地球环境的责任感。也就是说,熄灯一小时只是形式和手段,普及环保观念,激励环保行动才是目的。

  其实,所谓的争议和质疑,也并非对活动本身的否认,而是对活动究竟有多少效果的一种疑惑,它所对应的恰恰是现代人的一种普遍的环保焦虑。活动的效果,显然不能仅仅指望那一小时来实现,而是要看它能够带来怎样的触动和改变。

  事实上,这样的环保行为艺术,与当前我们所对应的“最严环保时代”是非常契合的。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例,它聚焦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能呼应当代严峻环境问题的议题,提出5个领域、20种具体行为方式,倡导公众积极转变,如购物自带环保袋少用塑料包装袋,不买含聚乙烯等成分的洗化品等。而这方面,目前也是我们的环保短板所在:

  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限制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然而,“限塑令”实施10年,收效却甚微,“白色污染”仍然随处可见;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总共产生400亿件以上的包裹,带来超过4600万吨的快递垃圾;另外,垃圾分类迟迟难以落实……

  可见,“地球一小时”的环保呼吁,对于我们,其实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与其将目光放在对熄灯一小时的围观上,不如去认真思考,如何利用活动的高关注度来凝聚环保共识,助力环保行动,充分挖掘“地球一小时”活动之外的意义。(朱昌俊)

关键词:地球一小时,环保,绿色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