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3/06 06:39
长城网
之十一:让改革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室主任吴正宪告诉记者,“京津冀教育合作”这一议题一直处于“外部呼声很高、内部动力不足”的状态,其原因主要是与三地经济社会与教育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缺乏体制机制保障有关。新形势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虽称之为“发展”,但归根结底是一种深层次的体制“改革”。(3月3日《北京晚报》)
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真动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必须坚持改革先行,加快破除行政管理、资源配置、功能布局等方面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场全面的深刻改革,要在创新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市场一体化、支持开展先行先试、完善法规制度等方面锐意改革。为此,我们要坚持深化改革,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当前,京津冀地区是行政割裂最为明显的地区,行政管辖区之间资源交换的共享性和互补性非常低,统一要素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市场壁垒仍然存在,协同发展还存在诸多体制机制障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坚持京津冀“一盘棋”,消除隐形壁垒、破解制约协同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把国家层面的重大举措与京津冀三地区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改革措施。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发展和改革高度融合,发展前进一步就需要改革前进一步,改革不断前进也能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内容来看,通篇贯穿改革精神,包含着从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协同发展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等大量改革部署。这种改革,是囊括了多方面、全方位的改革,旨在形成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多向反哺。因此,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放眼长远,不能只是成为资本的盛宴,还得重视改革创新的内生动力。
毋庸置疑,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场重大深刻的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利益关系复杂必然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攻坚克难过程。我们要事不避难、敢于担当,要靠改革来出实招、破难题、建机制,着力推动金融、土地、技术和信息等要素市场一体化改革,着力构建行政管理等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完善落实京津冀协议责任机制,清理和废除妨碍区域统一市场形成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切实做到平等互补、相辅相成,推动协同发展。
改革永无止境,发展未有穷期。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革故鼎新大手笔,我们既要有系统思维,在大视野、大思路、大格局下推进,又要有过程意识,既不能裹足不前,也不能急于求成,而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把工作往细里想、往深里抓、往实里做,努力开创转型发展新格局,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新成果。(刘凤敏)
-
2016/03/05 09:12
长城网
之十:以“开放发展”诠释最大机遇
二月的华北春潮涌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鼓点锵锵催人奋进。人们期待着,期待着三地资金“流”起来,要素“转”起来,技术“活”起来,人才“动”起来,彼此互联互通,资源优化配置,在一个统一开放的大市场里取长裁短、有序竞争、协同发展。(2月26日天津网)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河北面临的最大机遇,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央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第一次把河北全域纳入国家战略来谋划,第一次把解决河北与京津发展落差上升到国家层面来部署,第一次明确界定河北的功能定位,第一次系统制定了支持河北发展的政策举措。两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断深入推进,这一重大战略机遇为河北扩大对外开放、加快转型发展提供了难得契机。为此,我们要坚持开放发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发展拓展新空间、注入新动力,全方位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推进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
坚持主动开放,把开放作为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河北越发展,就要越开放,但当前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一些干部的思想封闭保守,观念还相对滞后,思想放不开、思路打不开,改革发展的办法不多、力度不大。这就需要我们牢固树立开放意识,更加主动地扩大对外开放,自觉对标先进,拓展开放视野,营造开放环境,顺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势,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汇聚资源要素,在不断深化开放合作中拓展发展新空间。
坚持双向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河北赖以发展的传统支柱产业出现产能严重过剩,以前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从客观上倒逼河北必须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坚定不移地推动转型升级发展,既要坚持“引进来”,又要坚持“走出去”,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真正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产业良性互动的格局,大力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坚持共赢开放,加强京津冀区域合作发展。共赢开放反对保护主义,主张构建开放型经济,以开放发展创造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推动三地区域经济朝着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构建起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这就需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坚决打破行政壁垒,切实发挥企业在产业、项目、要素转移等方面的主体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政府联动、企业主动、民间自动的合力,最大限度释放协同发展红利。
把握大势,才能赢得未来。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这是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河北的市场机遇在扩大、投资机遇在扩大、绿色机遇在扩大、对外合作的机遇在扩大,开放的河北活力无限。只要坚持开放发展,就能顺势而为、把握机遇,在协同发展中赢得全新未来。我们相信,“打开窗子,才能实现空气对流,新鲜空气才能进来”。(刘凤敏)
-
2016/03/04 08:19
长城网
之九:以法治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行稳致远
今年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审判职能,把五大发展理念贯彻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高效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践中,立足于审判执行本职工作服务和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以统筹规划沟通协调服务和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2月27日《人民法院报》)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运行,之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应注重法治先行,有利于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着区域内市场准入、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政策、法规还存在不一致等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影响和阻碍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效有序推进。为此,我们必须夯实法治基石,以法治凝聚发展共识、化解发展矛盾、保障发展秩序,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行稳致远。
法因时而立,法因时而进,建立区域间法制协调机制,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法治保障。在充分尊重京津冀各方的意愿的基础上,京津冀要积极推动三地合作立法,对涉及环境保护、市场经济规范和社会治安管理等具有共性的立法项目进行联合调研建立法制协调机制,有效解决协同发展中涉及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不协调的问题,在维护区域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有效防范局部利益对共同利益的侵蚀,进而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河北面临的最大机遇,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给河北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是全方位和深层次的,是历史性的和转折性的,自然离不开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加强与京津沟通协调,加强完善政府立法,坚持依法决策,不断深化执法改革,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减少发展阻力,全面推进法治河北和提高执法公信力,防止出现“你唱你的歌,我拉我的弦”现象,确保有效服务和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绝非要拘泥现行法律规定而裹足不前。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就是一场重大的深刻改革,司法的作用不可或缺。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我们要坚持京津冀司法“一盘棋”,结合三地的功能定位,以法律形式明确三地的权利义务关系,在产业转移对接、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依法行政,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夯实法治基石,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真正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行稳致远。(刘凤敏)
-
2016/03/03 08:11
长城网
之八:让文化引领未来
2月25日,北京市召开全市文委主任工作会议,强调2016年将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北京市贯彻意见,加快推动在公共文化、文艺演出、非遗保护、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实现三地文化领域资源共享、协同发展。(2月29日《中国文化报》)
文化是京津冀区域的文脉和纽带,也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和重要支撑。近日,《“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将“推动传承创新,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列为9项重点发展任务之一,为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从河北情况看,我们要充分发挥环首都地缘和燕赵文化人文优势,在传承创新中推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让文化引领未来。
推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必须强化文化认同。文化有很强的传播力、感染力,彼此间文化的认同是凝心聚力的关键。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但三地文化虽各有特色与优势,这就需要从认识、政策、制度层面上,强化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觉,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事实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文化认同无所不在,渗透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态等各个领域之中,我们要对文化特色定位、文化重大项目、产业空间布局、对接专项合作进行整体规划、搭建合作平台,从根本上提高区域协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推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必须加强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对三地资源和发展诉求的重新梳理、整合,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过程,而文化贯穿这一过程始终。近年来,河北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特别是着力构建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着投入不足、分配结构不尽合理、条块分割现象,统筹协调不够、文化人才培训交流不够等问题,这就需要在文化投入方式、发展方向、服务模式、产业发展、队伍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使文化逐渐转化成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软实力。
推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必须推动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我们要积极适应群众文化需求的新变化新要求,不断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数字动漫等文化产业,不断增强文化发展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好风凭借力,扬风正当时。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文化领域的协同发展更不可忽视。我们要乘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加强文化制度设计,率先在文化演艺、文化产业等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勇攀文化艺术创作高峰,积极打造意识形态引领高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品质的文化生活,真正用文化的力量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让文化引领未来。(刘凤敏)
-
2016/03/02 08:27
长城网
之七:共享发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行走在京津冀,触摸发展新脉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两年来,三地百姓切实享受到了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特别是河北,燕郊居民家门口享受北京医疗诊治,更多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河北,生态环境保护从单打独斗到联合治理,文化努力做到资源共享、政策共享……共享发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2月27日长城网)
坚持共享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题中之义和动力源泉。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三地加快协同发展步伐,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转移三大方面实现率先突破,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百姓,让人民群众在共享中拥有更多获得感。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两年来,河北坚持共建共享,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努力实现交通互联互通、生态联防联治、产业转移升级,加速引进京津教育、医疗、人才等优质公共资源,积极创造就业岗位,推动教育公平发展,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实际上,这些“获得感”的多与少,就是看人民群众在共享发展中到底得到了多少便利,获得了多大的实惠。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美好。未来五年,我们要立足河北实际,多层次、系统化推进民生事业跨越发展,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城乡居民收入提升、创业就业扶持、社保扩面提标、教育提质惠民、健康河北、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公共安全等民生工程,坚定不移推进共享发展,在改善民生促进公平上得到新提升,真正将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进而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建立完善产业转移的利益共享机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动力,关键在于三地利益共享机制如何破解。随着京津冀一体化不断推进,产业转移过程中牵涉到利益的重新分配,如何处理好三地的利益共享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核心是税收返还怎么分配、比例怎么确定。如果按照税源分配,该给谁就给谁,谁的税就给谁,那么京津冀三地的税收与税源就能实现一致性,必将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三地的交通、教育、医疗、科技、生态、应急等多项资源,以及取消漫游通话费、人力资源证书互认等一些惠民政策,都是利益分配的范畴,未来民众生活会更加便利、获得感会更多。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是喊口号、摆架子就能得来的,而是靠真抓实干干出来的。共享发展,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发展,我们每个人都要参与其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多谋富民之策,多解民生之忧,持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确保让人民群众在共享中拥有更多的收获感。(刘凤敏)
-
2016/03/01 13:26
长城网
之六:京津冀产业转移不能“一搬了之”
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年来,河北省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的“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把建设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作为重中之重,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提质增效升级,三地产业协作正迈向深度融合。去年1至10月,河北省共引进京津项目3621个、资金2748亿元,分别占全省引进项目的39.6%和47.3%。(2月27日《河北日报》)
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是“当头炮”,这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有效途径,但产业转移不是原有厂房、生产线简单的“空间转移”,而是产业分工深化和产业结构加快升级的过程,进而让“转移”成为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有利契机,实现转入地与转出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个“双赢”,绝不能简单地“一搬了之”。
我们看到,不少人担心,一些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企业如果转移到河北等地,会让当地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对于这种产业转移,是“捡到篮里就是菜”,还是“挑肥拣瘦”?我想,既要通过承接北京外迁企业刺激当地经济发展,又要立足长远,在生态环保上更为审慎,坚守绿色发展的底线,防止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实际上,京津冀产业转移关键在“升级”。北京对产业转移的态度十分明确,所有调整退出的污染企业,绝不能带着污染迁到外地,涉及搬迁的企业将在产业升级、产品结构调整的基础上与周边城市进行合作和对接。两年来,河北与京津规划同图、目标同向,坚定不移地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对于京津转移而来的项目精挑细选,以生态约束倒逼产业转移升级,并推动其大力实施清洁生产,以此促进生态改善,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最担心的问题是转移之后会不会转而致死?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确保产业落地生根?这就需要京津冀三地要尽快研究北京中心城区产业疏解地的对接协作机制,包括税收、人事管理、户籍指标等方面,可以借鉴伦敦城市群、东京都市圈建立疏解迁移有激励、落地新城有优惠、产业对接有支持的协作机制,形成分工合理、价值高端的一体联动产业链,为产业转移“扶上马”和“送一程”。
当然,产业转移并非全都是“淘汰落后产能”,如今北京一些创业型公司面临较重的生存压力,向周边城市转移的意愿明显,一些科研机构也在周边地区寻找科技成果孵化和产业基地,去年以来北京中关村分别向曹妃甸和秦皇岛转移了若干家高新技术企业,正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如此可见,如果当地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完全可以大大缩短产业自然演变过程,加速本地新型工业化推进,实现产业转移升级。
毫无讳言,政府力量对产业转移起着引导和协调的作用,但政府过度干预,往往会产生负效应,我们一定要以市场为主导,切忌过于理想化。事实上,产业转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我们要结合本地的比较优势,搞清楚自己适合承接哪些非首都功能疏解,适合承接哪些产业转移,选择适合自己的产业承接模式,在产业转移中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刘凤敏)
-
2016/02/29 08:55
长城网
之五: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两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和重大任务,发出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动员令”。在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讲话引领下,河北进一步廓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发展方向,引领河北在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的航程上破浪前行。(2月26日《河北日报》)
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河北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是全方位和深层次的,是历史性的和转折性的,第一次把河北全域纳入国家战略来谋划,第一次把解决河北与京津发展落差上升到国家层面来部署,第一次明确界定河北的功能定位,第一次系统制定河北发展的政策举措。对河北而言,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河北面临的最大机遇,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要牢牢抓住了这一机遇,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推进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
两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快车道,河北在交通、经济、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从打通京昆高速、111国道等10条连接京津的“断头路”“瓶颈路”,到津保城际铁路建成通车;从区域生态环境信息共享、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从京津冀手机漫游费全面取消,到交通“一卡通”启动实施……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潮中,燕赵大地生机盎然,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这也正是河北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具体实践和最好证明。
抢抓机遇,善谋善行。我们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就必须牢固树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全局理念,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服从和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大局,在推动国家战略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就是一台大戏,需要河北扮演什么角色,我们就要演好什么角色,精准确定功能分区,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精准打造发展平台和载体,利用北京向河北疏解功能、转移产业、辐射要素的巨大机遇,主动搞好功能、产业、城镇、要素、交通、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对接,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改变与京津落差过大的局面。
俗话说,“京津出门是河北,河北抬腿进京津”。河北和京津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在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方面互补性很强,特别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重大国家战略之下,京津冀已成为密不可分的一体。2015年4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河北“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四大功能定位。按照这一功能定位,我们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就必须,加快产业对接、转型升级,加快优化城市布局、空间结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加快生态修复、强化污染治理,进而加快补齐河北发展这块短板,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机遇稍纵即逝,发展时不我待。我们要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长期的战略思想来贯彻,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来实施,必须立足河北实际,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共同迎接协同发展的春天。(刘凤敏)
-
2016/02/29 08:55
长城网
之四:让“绿色发展”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鲜明导向
日前,据世界绿色设计组织官网报道,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打造新的绿色经济增长点,“2016世界绿色设计论坛•京津冀绿色发展大会”将于3月23日至25日在天津东丽区举办。大会以“京津冀绿色化发展的新时代”为主题,首次聚焦京津冀地区的绿色协同发展,对当下热点绿色设计和绿色产业话题开设专题论坛,从区域问题出发,着力通过大会将技术与京津冀绿色发展的热点、难点对接、落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绿色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而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色调,更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统领,注重绿色发展,建设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使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不断上升,让“绿色发展”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鲜明导向。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既关系人民福祉,也关乎民族未来,彰显历史担当,也蕴含治理智慧,更是大势所趋。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把推进绿色发展作为鲜明导向,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幸福为代价换取当代人的所谓“富足”,真正让群众“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当前,京津冀地区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食品安全、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严重影响了京津冀的“绿色颜值”。我们必须把绿色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构建区域生态屏障,加强水源涵养林和防风固沙林建设,加快建设环首都公园,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加强水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为推动京津冀经济转型升级增添强劲的“绿色动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而推进绿色发展是保护生态环境与保持经济稳中向好的双赢之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此,我们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恪守绿色发展的“责任红线”,坚决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的行为说“不”,逐步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拥抱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刘凤敏)
-
2016/02/27 21:50
长城网
之三:以“互联互通”提速京津冀协同发展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加快协同发展步伐,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转移三大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优先启动一批有共识、看得准、能见效的项目,取得可喜成绩,互联互通程度不断提高,带来了区域间更广更深的融合,其背后是三地体制机制创新的尝试与探索。(2月22日《河北日报》)
互联互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血脉经络,不仅是铺路驾桥,而是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人员交流三位一体,是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文化相通,是全方位、立体化的大联通。两年来,京津冀努力推动三地“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在交通、生态环境、产业对接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以互联互通不断提速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理当先行。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三地交通事业注入“国家动力”,打破行政壁垒,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目前,三地谋划了10条高速铁路和城际列车,已经打通千余公里“断头路”“瓶颈路”,全面启动交通“一卡通”,省际班线公交化改造稳步推进,让三地群众真正感受到互联互通带来的极大便利,拥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
实际上,互联互通的本质就是实现资源共享,以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更好地发挥各类资源的整体效益。未来京津冀地区将率先建设以干线铁路(含高铁)、城际铁路、市域快线、城市地铁为支撑的四层次轨道交通,也就是所谓的“轨道上的京津冀”,形成“1小时交通圈”,将大大提高商业人员和游客流动便利化,全面促进环境、产业、市场、文化、旅游、生活服务等方面的互联互通,非常值得期待。
毋庸讳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提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和重点,也是制约京津冀三地深化互联互通的薄弱环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应该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三地之间基础设施的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有效对接,逐步形成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实现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就河北来说,两年来先后多次与京津对接,加强顶层设计,共同绘制了“一张图”规划,与京津形成了“一股绳”的合力,全力推进京津冀交通率先突破、互联互通。
日前,《“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正式印发,确定了九项重点任务,其中“互联互通,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加快交通一体化建设,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完善便捷通畅公路交通网,打造国际一流航空枢纽,构建世界级现代港口群,提升交通绿色和智能化管理水平。我们相信,京津冀区域合作必将进一步深化,人流、物流、资金流的交流必将会更加便捷、频繁,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刘凤敏)
-
2016/02/25 08:24
长城网
之二:转型升级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攻方向
2月19日至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在河北省调研,就承接转移功能、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征求有关部门、部分市县和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他强调,要引领经济新常态,贯彻发展新理念,抓住机遇,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2月22日《河北日报》)
自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河北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主动融入积极对接京津,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化先发优势为先转优势。《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把河北定位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按照这一功能定,河北把转型升级作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的主攻方向,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化解落后产能,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抢占经济转型升级的制高点。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河北赖以发展的传统支柱产业出现产能严重过剩,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污染的“倒逼”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单纯依靠钢铁、煤炭等资源难以支撑,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优势难以持续,环境容量难以容纳,以前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这就从客观上“倒逼”河北痛定思痛,采取果断措施化解过剩产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只有经济发展方式转得早、转得快、转得好,才能够使经济实现逆袭增长,也才能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赢得主动。
当前,河北转型升级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突出,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科技、高品质产品供给相对不足。这就需要把推进结构调整、化解过剩产能作为推动转型升级的“牛鼻子”,坚持分业施策,精准发力调存量,聚焦中国制造2025,推进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变注重需求侧拉动为坚持需求牵引与供给优化并举,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变被动压减过剩产能为主动化解产能过剩,为高端供给腾出空间,努力打造“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转型升级固然充满挑战和考验,可能带来一时的阵痛和速度的波动,但阵痛过后是新生,更充满着希望和机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把京津科技、人才、资金优势和河北省的产业基础优势、产业升级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跨过“资源依赖”这道坎儿,坚定不移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强化高端人才支撑,创新投融资体制,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产业向高精尖、集约型、外向型迈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刘凤敏)
-
2016/02/24 15:39
长城网
之一:以“协同创新”牵引京津冀协同发展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此后中央政治局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和京津冀三地都在思想和行动上共同推进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但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全面解决,《纲要》中提出的总体要求、定位布局及各项重点任务都有待全面落实,在实施中也会遇到新的问题和挑战。(2月22日《北京日报》)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其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我们必须按区域发展阶段性规律,深化京津冀的功能定位,实施协同创新发展,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产业创新为重点、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的全面创新,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不能再走粗放式发展的老路,这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根本所在。
京津冀地区人才资源密集、创新要素富集,是全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理应成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但在传统的行政区划体制下,存在着区域内创新资源分布不均、共享不足,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融合不充分,区域创新合作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创新合作,构建开放高效的创新资源共享网络,积极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从京津冀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实施协同创新发展,就必须打破京津冀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维护既有利益、各自为战的思想观念,消除行政壁垒、体制障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下决心破除限制资本、技术、产权、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这就需要我们在区域规划、科技资源配置、政策制定和重大科技项目布局上统筹协调,形成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一盘棋。
不可否认,河北与京津发展差距大,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短板”,我们必须正视三地发展差距并努力缩小差距。要有效整合京津冀三地的科技资源,缩小三地的政策差距,构建地区间研究开发、成果转化、试验示范和产业化发展一体化的完整创新链条,促进人才、技术、资金和信息等创新要素在京津冀三地集聚和顺畅流动。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不竭的动力,更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强大引擎,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未来,最终取决于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河北属于“资源型+加工型+服务型”地区,采掘业、重加工工业和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业优势突出,但过于偏重资源开发加工的重工业结构已经成为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这是值得注意的。为此,我们要加速从重化工业向加工业和服务业的转型,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激活创新主体,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实现以协同创新牵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刘凤敏)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