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直播

  • 2016/02/17 08:09

    长城网

    之十:农民的快乐与农村的希望

      ●汪金友

      从正月初一,村里就响起了锣鼓声。这是我们村的一个文化传统。欢快的锣鼓,为节日增添了热闹和喜庆。但今年的锣鼓与以往不同,以前是村干部组织,现在是农民们自发行动。据说那些锣鼓家伙,就是几个老农民自己掏钱买的。逢年过节或高兴的时候,就拿出来敲打一通。

      正月初二,碰到一个小学的同学。他已经60多岁了,依然满面春风。见了我就说,他得了孙子,今天家里请客,庆祝这件喜事。我这个同学很聪明,只是由于家庭出身富农,而没有能够和我们一起考中学。但改革开放以后,他凭着灵活的头脑和精湛的技艺,先后办起制鞋厂、铁皮粮仓加工厂等,很快成为村里的富户。而且儿子大学毕业以后,在北京工作,现在又得了孙子,当然高兴。

      正月初四,村里开始扭秧歌,组织者是一位66岁的退休工人。他家祖祖辈辈务农,而且非常贫困。后来遇到一个机会,他到县里的一家工厂当了工人。退休以后,仍然在村里居住。因为他每个月都有两千多元的退休金,所以衣食无忧,也令那些没有退休工资的老农民羡慕。他一高兴,就决定通过组织两场秧歌,来庆祝自己的66岁大寿,也给全村的父老乡亲带来一些乐趣。

      我问了一下,扭一场秧歌,要雇两个人吹喇叭,每场每人300元。每个参加扭秧歌的人,每人至少补助20元辛苦费。当天下场的秧歌手,有本村的,也有外村的,加起来五六十人。这样算下来,每场秧歌都要花费2000元以上。

      村里人说,正月初十,还有一户人家要组织扭秧歌。这家的户主,也60多岁了,并多年担任村干部。前段自己身体不适,担心会得什么大病。到医院一检查,啥事没有。全家人一高兴,得,扭两场秧歌,庆祝健康长寿。

      过年的农村是热闹的,过年的农民是快乐的,喜悦之情和兴奋之意,写在每个人的脸上。从他们的言谈话语中,看到了家乡的变化,也看到了农村的希望。

      2015年,我们村最大的喜事,是修了一条致富路。我们村处在一个西高东低的地势上。村西是沙土地,村东是黑土地,村子就建在高低交错的坡顶上。所有的人到东边种地收割,都要下坡上坡。坡很大很陡,而且都是沙土,无论牛马车还是机动车,走起来都很费力。几百年来,这也一直是困扰村里人的一个难题。

      而去年,遇到一个契机。国家拨下8万元专款,帮助村里修田间路。我虽然在外工作多年,却一直不知道有这样一项好政策,村里人当然更是高兴的不得了。但从我们村头到田间这段上坡路,就成了“中梗阻”。于是,村里人一商量,决定自筹资金,修好这段路。据说,村干部只在大喇叭上广播了两三次,我们汪庄一村的300多户村民,就有95%以上的都捐了款。其中多的捐1万元,少的捐50元。几天之内,就收到捐款7万元。然后,顺顺利利地把路修通。

      我让儿子开着车,特意到这条路上走了一趟。水泥路面,坡缓路平,一直延伸到村东的河边,再到广袤的田野。一望无际,心情大好。我在路边、河边、树边、地边拍了几张照片,然后返回村里。只见一个又一个的养猪场、养羊场、养鹅场,排列在路旁。几百只白的和黑的大鹅,冲着我们呱呱齐叫,好像放声歌唱。

      听村里人说,2016年,县电力部门还要帮助我们村改造所有低压线路。电杆换新,电线加粗,而且不收村里一分钱。

      正月初五见到办养鸡场的表弟,我问他:“你一年缴多数税?”他回答:“养鸡不缴税,一分钱都不缴。”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农村的扶持越来越多,农民自身的力量也越来越强。无论是进城的还是留守的农民,都对美好的明天充满了希望。

  • 2016/02/16 08:12

    长城网

    之九:农民靠谁来养老

      ●汪金友

      听村里人介绍,现在有一项政策,每个人到了60岁以后,都可以每个月领取70元的养老补贴。到了70岁、80岁,还能领的再多一点。他们说,这绝对是一项好政策。70元虽然不多,但完全够买油盐酱醋。如果省一点花,还可以买点鱼肉,改善一下生活。

      据我了解,村里半数以上的老年农民,都是老而无忧的。比如我有一个叔叔,四个儿子,三个在外工作,一个在县城做生意。他们不仅经常回家探望父母,而且想方设法尽自己的孝心。这次过年,有的给父母5000元,有的给3000元,最少的也给了1000元。老两口的钱,根本就花不完。那个婶子已经70岁了,还经常参加村里的文艺活动,唱评剧,扭秧歌,真是幸福快乐、

      邻村有个老太太,今年96岁了,基本失去了自理能力。为此,她的四个儿子,轮流来伺候他,每人每次半个月。其中大儿子已经70岁了,还按时来照顾老母。四儿子在县城有工作,轮到他的时候,宁可请假,也陪在母亲身边。

      但不是所有的农村老人,都这样的幸运。有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两个儿子。大儿子种老太太的地,所以给她几百斤粮食,算做一年的口粮。另一个儿子则每年过年的时候,给母亲200元钱,作为自己的义务。可以想象,又要买菜,又要吃药,一年200元钱,怎么够花?如果没有每月几十元的政府补贴,这日子真的没法过。

      还有一家,也有几个儿子。他们在几年前约定,每人每月给父母10元养老钱。5个儿子,一个月50元,一年600元。我问:“到过年时,能多给一点吗?”他们说,有的儿子,给买几斤肉,也有的,什么都不买。有什么办法呢,孩子们的日子也过的困难。

      为了给父母养老钱和过节钱,而导致夫妻家庭争吵的事,在很多村里,都经常发生。有的是儿子想给,媳妇不想给;有的是儿子想多给,媳妇想少给;有的是媳妇不让给,儿子偷偷给;也有的是儿子、媳妇都不愿意给,而别的儿子、媳妇就攀比。农村有句老话,叫“妻贤夫祸少”,现在也可以说,“有钱家和美”。很多的家庭纷争,都是因为缺钱引起的。

      面对那些不给或少给养老钱的儿女,大多数的农村老人,都采取了“忍气吞声”的态度。儿子是自己的儿子,媳妇是自家的媳妇,一方面,家丑不可外扬,说出去让人笑话。另一方面,孩子们也确有难处。他们上有老,下有小,现在挣钱又不容易,怎好意思总给他们添麻烦。更不能因为自己,影响儿子和媳妇的关系。还有一些农村老人,非常的自责,要是当初自己能够找份工作,到老了也有退休金,就不用儿女们给自己拿钱养老了。机会不是没有,只是当初个人眼光太短,现在后悔也没有用了。

      为此,很多的老年农民,即便过了60岁,仍然坚持劳动。自己种地,自己种菜,自己养鸡,有手艺的耍手艺,没手艺的找零活,唯一的目的,就是自食其力,减轻儿女的负担。只是到70多岁或者80多岁,自己实在干不动的时候,再听天由命,任其老去。

      实事求是地说,我们也不能用“不孝”这两个字,来形容那些给父母钱少的儿女,因为他们的生活,确实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如果一个月有几千元的固定收入,怎会给父母10元?即便不让老婆知道,也可以把几张大票塞到母亲的口袋里。

      现代社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就是社会保障和共同富裕。要想让农村老人有保障有尊严的养老,唯一的出路,就是建立新型的农民养老机制。国家和社会的财富大幅提高,农民尤其是老年农民在逐步减少。所以说,用不了几年,农民养老的问题就会得到根本的解决。国家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农民也看到了这样的希望。

  • 2016/02/12 21:37

    长城网

    之八:村里最穷的人

      ●汪金友

      老家有个邻居,小时候玩耍,被哥哥拿石子砸瞎了一只眼睛。但这小伙子本分、勤快、善良,在村里人缘很好。长大以后,只是由于家境贫寒,一直没有成亲。后来,有个东北的流浪女来到我村,经人说合,和这个小伙结了婚,并生有一女。小伙子种地打工,妻子照顾家务,生活也算稳定、幸福。

      而天有不测风云,小伙子在给别人帮忙建房时,一根钢筋飞来,正刺中那颗唯一的眼睛。送到医院,医生都说没有办法,就此双目失明。他的贫穷和苦难,也接踵而至。得到一点补偿,维持了几年生活之后,妻子不堪忍受这种苦日子,竟然悄悄离家出走,一去不返。几年后女儿也出嫁,就剩下他和一个光棍哥哥相依为命。

      村里人见他可怜,就给他报了低保。每个季度,领700多元。一年下来,也有两千多元。但他不仅两只眼睛看不见,而且心脏也经常犯病。医生多次让他住院,因为没钱,他也舍不得。即便吃最便宜的药,每年也要花几千元的医药费。他女儿给一点,哥哥帮一点,就这样勉强度日。

      每年春节回家,我都到他家里看一看,给他一点零花钱。论辈分,他叫我二叔。见了面,总是那样彬彬有礼。我觉得,唠几句家常嗑,问候一下他的生活状况,也是一种心理安慰。为什么老天,会对他如此的不公?

      而今年春节前,51岁的他,突然病逝。依然是因为心脏病,虽然送进了医院,花了6000多元钱,还是没有把他留住。村里人说,他走了,也是“享福”去了。但愿吧,起码,他不再会为疾病而痛,为寒冷而抖,为贫困而愁。

      我们家的对门,也有一个残疾人。因为小儿麻痹症,一直要靠双拐走路。然而,他身残志不残,先后做过几种小生意,不仅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而且积累了很多的人气。

      只是后来,他年龄大了,干不动了,所有的积蓄,也都用到了盖房子上。于是自己的生活,一步步走入窘境。除了低保,没有别的收入。到我去看他的时候,即便拄着双拐,他也不能下地走路了。卷缩在炕上,非常可怜的样子。我问他吃饭怎么办,他说几个哥哥家里轮流给他送。幸亏有这几个哥哥,要不,真难想象他该怎么活。

      我们村还有一个比我大一两岁的老汉,年轻的时候,非常老实憨厚。结婚以后,生了两个儿子,没想到他老婆早早去世,剩下父子三人艰难度日。他们自己不会做生意,也没有亲戚朋友帮忙,一年到头只靠土里刨食。结果,两个儿子已经三四十岁,依然没有娶上媳妇。

      每当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的时候,这老汉和他的大儿子一准上前。他们自愿担当的任务,就是烧火。而且不怕脏,不怕累,不要一分钱的报酬,让烧火就烧火,让洗碗就洗碗。干完活后,一顿丰盛的午餐,他们就心满意足。

      我问,他们的收入从哪来?村里人回答,种地呗。全家几亩地,可够父子三个吃喝。这两年,他二儿子在市里打零工,也能挣些钱。回家的时候,给他父亲一点。

      每个村里,可能都有这种“最穷的人”。有的缘于天灾人祸,有的缘于命运不济,也有的缘于能力有限。现在各级党委政府都在讲精准扶贫,但我觉得,我们扶贫的力度还远远不够。比如一个月二三百元的低保费,很难维持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如果再残疾,再有病,再年老,就更是雪上加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很多的人越来越富。但相比之下,也有很多穷人。所以,扶贫的标准要进一步提高,扶贫的思路要进一步拓宽。最好的办法,是建立全社会的扶贫机制。让每个农民都能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而且活得有尊严。

  • 2016/02/12 21:37

    长城网

    之七:哪里去找致富路

      ●汪金友

      每年过年回家,我都会问村里人:“今年的日子怎么样?干什么营生的人家挣钱最多?”听大家一致的反映,是钱越来越不好挣了。挣到大钱的人很少,过普通日子的人为多。

      村里有几家养猪大户,因为肉价上涨,今年赚的比较多。每头生猪,收购价9块多钱。一头200多斤的猪,能卖2000元。除去成本,预计能赚1000元。如果一年出栏100头,那就是10万元。但养猪不仅成本高,而且波动大,往往是赚一年,赔两年,所以多数人家养不了、不敢养。

      今年突然驴价暴涨,所以村里的几家养驴户,也都赚到了钱。一头小驴,就要5000元。七八个月养大以后,可以卖12000元。据说那些驴被买走之后,主要不是杀了卖肉,而是用驴皮做阿胶。只可惜,村里的养驴户只有四五家。多的养十几头,少的养四五头。随着下半年鸡蛋价格走高,养鸡户效益也不错。但养羊和养貉子的形势不好,多数都没有赚到钱。

      另外,我们村还有几户人家,一直在做小生意。主要是到周围各个集市上卖鞋子和衣服等。一般都从邻县的批发市场进货,然后起早贪黑赶集去卖。总体收入,一年也有几万元钱。

      以上这些,算我们村的致富之路。但能够走在这些路上的人,只是少数。其余80%以上的农户,收入来源主要有两点,一是种地,二是打工。人均不到2亩地,小麦和玉米两茬加在一起,亩产超过2000斤。即便如此,一亩地的纯收入,也不过千元。一家三口人五亩地,只有5000元。

      所以村里从30岁到60岁的男劳力,几乎都在周围打零工。瓦工和木工的每天的工资150元左右,其余小工,每天只有110元。找到活就干,找不到活就等待。干活就有钱,不干活就没钱。一年下来,多的干150天,少的干100天,平均年收入在15000元左右。而且,今年的欠薪问题非常严重。到了年底,很多人还有一半左右的工资没有发到手。

      我记得,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村曾经是一个致富较快的村庄之一。当时村里有一个心灵手巧而又有文化的媳妇,发现城里人外出的时候,经常在自行车把上挂一个小提包。于是她从县城的商店买回人造皮革,再用缝纫机做成皮包,然后拿到各地集市上去卖。一个小皮包卖1.5元钱,可以净赚5毛,卖10个就是5块。而我们这些机关干部,当时的月工资只有35元。这家小两口子的“样板作用”,一下子在全村产生轰动。一时间,几乎家家户户做皮包、卖皮包。汪庄的皮包,销到了周围各县。

      过了不几年,就有人觉得“不解渴”。卖一天皮包,只赚几块钱,到啥时候能成“万元户”?于是有人想到一宗大买卖,从山东买进棉花,经过加工再卖到东北。我们这个地方,正处在山东和东北的咽喉之地,在东三省又有很多早年闯关东的亲戚朋友。很快,全村掀起棉花热。一辆又一辆的大汽车,载着大包大包的棉花运到我们村,然后再一车一车地运出去,甚是壮观。几趟下来,不少人都赚了大钱。没赚到钱的,也开了眼界,见了世面。

      很快,又有人发现东北的农机具市场非常广阔。尤其是农用车轴、车轮盘等,一直供不应求。我们村里人胆子大,还不知道这些东西怎么生产,就拍着胸脯说自己“有货”。拿到订单回来,赶紧跑天津、保定、沧州等地组织货源。第一批发出去了,第二批就可以自己制造了。于是,我们村有了车床,有了工厂,有了机器的轰鸣声,也有了第一批致富大户。

      而现在,你能想到的,别人早想到了;你能生产的,别人早生产了。市场越来越饱和,竞争越来越激烈。家乡的农民,正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 2016/02/10 21:05

    长城网

    之六:家乡的年味

      ●汪金友

      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家乡的年,是从“割年肉”开始的。那个时候,很多的人家,自从中秋节过后,就再也没有尝过肉味。所以家家户户,都非常重视“割肉”。但市场上的肉,不是随便买的,多数没有肉票的人家,都等着生产队杀猪分肉。有时一人一斤,有时一人二斤。

      我们当地有一句民谚:“糖瓜子祭灶,新媳妇不来不要。”按照习俗,出了嫁的姑娘,不能在娘家过年,因此也有“二十二,接媳妇”之说。

      腊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是“扫房子”的日子。一大早,妈妈就指挥着我们,把屋里的坛坛罐罐都搬到院子里。然后她把大笤帚绑在一根木杆上,蒙一个头巾,开始扫屋顶的蜘蛛网和灰尘。而我最期待的,是扫房之后贴年画。年画有“单张”,也有“四扇”。按妈妈的说法,“四扇”是“带讲”的,所以我们家买“四扇”的时候最多。比如《西厢记》、《张羽煮海》、《大闹天宫》等。

      年前的另一件大事,是炸油炸糕。无论生活多么困难,油炸糕总是要炸的。只是有的炸的多一点,有的少一点。腊月二十七八这两天,全村从东头到西头,处处飘香。人们见了面都要问:“炸油炸糕了吗?”

      那时候水稻很少,所以直到每年除夕早晨,才可以吃到一顿“粳米粥”。集市上大约要两斤高粱米,才能换到一斤“粳米”。但妈妈每年都要换一点,以便让我们在除夕早晨吃到这顿美餐。

      年三十的中午,是一年里全家最丰盛的午餐。除了粉条炖猪肉以外,还要炒咯扎、熬干豆腐等。我父亲的拿手菜,是“凉拌白菜心”。他把白菜心一片片剥出来,先用刀斜翩成半连的锯牙状,再竖切横断,加上醋和白糖,就是可口的美味了。这是我们家每年必有的过年凉菜,至今让我回味无穷。

      三十晚上,家家户户包饺子,而且要把初一早晨的饺子一块包出来。很多的人家,都在饺子里包几枚硬币,谁能吃到,就预示着谁要发财。我们对面屋的大奶奶,还经常给我们讲有关的规矩。比如饺子“包完了”,要说“包好了”,煮破了,要说“煮挣了”。

      我们这些男孩子,最盼望的是吃过饺子以后,到大街上去放鞭炮。生活条件所限,那时每个人至多有一两挂小鞭和二三十个地雷子。所以谁也舍不得连放。小鞭拆开后,一个一个点,按计划白天放多少,晚上放多少,初一早晨再放多少。我们最快乐的一件事情,就是在石台前点燃一堆谷草,火苗熊熊,然后我们排成队,一个个从火上往下跳。还有的站到火前“烤肚子”,据说可以一年不肚子疼。

      很多的著名文学家,都曾写过“守岁诗”。如苏东坡的“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孟浩然的“守岁家家应未卧,想思那得梦魂来”,朱淑真的“穷冬欲去尚徘徊,独坐频斟守岁杯”等。那时候我们不知道这些诗,但知道这个晚上,“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所以很多年轻人,都聚在一起守岁。没有电灯和电视,便坐在一起玩牌或畅想未来。

      到了正月初一的早晨,大人孩子全都要换上新衣服,然后成群结队地给家族中的长辈们去拜年。最早的时候,小孩子要跪在地上,给长辈磕头。后来不磕头了,只很害羞的问一声好。长辈们则问一问是谁家的孩子,再给我们往口袋里塞瓜子和糖。

      从正月初二开始,探亲的队伍便热闹起来。姥家要去,姑家要去,姨家要去,丈人家更要去。还有定了亲的青年男女,不但要去探望对方父母,还要在那住一两天。于是,村里村外,街上路上,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和30年前相比,家乡的过年,有了很多的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是生活富足了,肉可以尽情地吃,鞭炮可以尽情地放,电视可以尽情地看,微信可以尽情地发。但亲情和乡情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浓。大年初一,仍然是成群结队相互拜年。初二之后,仍然是来来往往拜探亲友。

  • 2016/02/10 21:05

    长城网

    之五:村里多了小汽车

      ●汪金友

      每年正月初二,我们全家都要搞一次大团圆。虽然父母已经不在,但家还在,弟兄还在,亲情还在。这一天,不仅我们在外的兄弟几个要回到老家,而且下一辈的孩子们乃至孩子的孩子们,都要回去。其中有在县里的,有在市里的,也有在北京的。多的时候,30多个人,少的时候,也有20多人。老老少少,欢聚一堂,喝酒吃肉,聊天玩牌,暖意融融,乐趣融融。长辈们,为孩子的成长和进步而高兴;晚辈们,为长辈的健康幸福而快乐。

      这几年每次的聚会,都在最小的弟弟家。房前屋后,停着大家开来的几辆小汽车。由此我问弟弟:“现在村里有小汽车的人家多吗?”弟弟说:“很多,如果汪一、汪二和汪三村加在一起,可能要有上百辆。”一个村子,能有上百辆小汽车,真的是一个莫大的进步。

      1965年,我到县城上中学的时候,全县只有三辆汽车。其中县委县政府一辆吉普车,交通局运输队有两辆单斗大汽车。

      1975年我在农村当工作队的时候,县里提出一个口号,为了实现农业机械化,争取每个村都有一辆机动车,其中主要是大拖车和小拖车。我下乡所在的村,因为有几辆小拖车,所以一直是全县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典型。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最为快乐的事情之一,莫过于带着老婆和孩子回家过年了。一进家门,这手牵着媳妇,那手抱着孩子,笑呵呵地对老人说:“爸,妈,我们回来了。”然后再把大包小包打开,爸,这两瓶好酒是专门给您买的;妈,这件衣服是孩子他妈专门给您选的。看,我们还带了肉、带了鱼、带了虾、带了饮料、带了水果……看着爸妈脸上幸福的笑容,儿子的心里就会升起一种无比的快乐。

      我儿子一岁的时候,我从县城用自行车驮他回老家过年。自行车的后架旁边,挂上一个筐,孩子就坐在筐里。后来大一点了,则坐在自行车前粱的小座上。有一年回家,天太冷,孩子冻得大声哭叫。幸亏后边来了一辆马车,我们就和赶车的大爷说好,让孩子坐到马车上,一直到我们村头。

      而现在,路畅通了,汽车多了,对很多人来说,过年回家的路,也越来越方便了。当然,村里的有车一族,大多都是“两栖农民”。或者住在村里,工作在城里,或者住在城里,经常回到村里。他们的车,不仅给自己带来了方便和快捷,而且给农村带来了进步和变化。

      还有一点,必须提及,我们家乡这个只有不到10万人口的县城,近几年也经常发生堵车的现象。尤其是年前这几天,各村几乎所有的有车人,都带着老婆孩子,开着小车到县城来置办年货。不但商场、市场周围拥挤不堪,而且几个主要路口,全都黑压压一片。可能,这也是发展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过年的时候,是放松的时候。到了这几天,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换了个活法。人们最急的事情,是回家;人们最大的目标,是团圆;人们最温馨的遐想,是亲情;人们最浪漫的追求,是快乐。

      所以,堵车也好,花钱也好,很多人都依然保持着快乐的心情。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个国家需要创新,一个生命也需要创新。如果明天还和今天一样,那生活还有什么意义?想前所未想,做前所未做,不断地更新自己,超越自己,我们的生命才有价值,我们的未来才有希望。

  • 2016/02/09 08:27

    长城网

    之四:谁住进城里,谁留在农村

      ●汪金友

      村里人说,现在农村的姑娘谈恋爱,大多要提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楼,二是要有车。楼是城里的楼,车是小汽车。如果男方家没楼没车,你就别想结婚。

      我问一个叔叔,现在村里有多少人家到城里买房?他大概算了一下说,约计有30多户,估计会越来越多。其中有的到县城买房,也有的到市里买房。叔叔的儿子,会木工手艺。这几年一直在城里搞装修,有了一定的积蓄,也在县城买了楼。他说,大多数到城里买房者,都有贷款。因为一般的农民家庭,根本一下子拿不出30多万。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预测,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45%左右。按照这个规划,平均每年约有1600万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但哪些农民会成为进城的“先遣军”?按年龄,应该是先青年,再中年,再老年。按条件,应该是先能力,再财力,再全力。率先进城的,可能是这样几种人。

      一种是学历高的农民。说他们是农民,他们没有种过一天地。说他们不是农民,他们又是农村户口。准确地说,他们是农民的子女,也是农民中不安于现状的一代。他们知道,要想进入城市,最好的办法,就是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考取城里的一所好大学。然后读本读研读博,再然后考一个好工作,获一份高收入,风光而又体面地留在城里,并成为这个城市的精英。

      一种是挣钱多的农民。以前,家里穷的叮当响。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胆子大,头脑活,抓住一个机会,突然就发了。第一批在村里办厂,第一批在村里买车。腰杆粗了,见识多了,觉得村里的水坑太小,希望到大江大河里扑腾。于是,他们成为第一批进城创业和买房的人。但他们大多不会走的太远,只是把目标选在距家较近的城镇,进可攻,退可守。

      一种是在城里站住脚的农民。他们很早就进城打工,通过多年的努力,有了一番事业或一技之长。或者成为企业的骨干,或者成为独立的老板,已经可以游刃有余地在城市生活。他们的子女,也不愿意再回到村里。因此在政策允许的时候,他们就会拿出多年的积蓄,买房落户,成为城市的新市民。

      一种是跟着儿女进城的的农民。儿女进城了,结婚了,生了小孩了,作为父母,责无旁贷,要看孙子。于是,有一大批五六十岁的老妇老夫,拎着大包小包,上车下车,来到城里。不是旅游,不是购物,更不是养老,而是要完成自己义不容辞的使命。而且一来就是七八年,从婴儿到上学。无形中,这些纯粹的农民,也变成了城市的暂住或常住人口。

      几乎所有的农民,都知道市里比村里收入多、福利多、信息多、机会多。但真正在城里工作和生活过的农民才知道,“城市居,大不易”。如果没有稳定的收入,没有市民的身份,没有自己的住房,就会一天到晚,都生活在紧张和压力之中。所以那些在城里工作的农民工,希望留住家里那份土地,以做自己的保障和退路。

      从2014年发布的国家城镇化规划,到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再到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到了鼓励农民进城。让“农民工进城买房”,也将成为2016年的热点。预计到2020年,将有1亿左右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落户。这预示着,“农业”与“非农业”的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

      农民进城是个大趋势,也是城乡融合的过程。现代社会的远景,就是多数人住在城里,少数人住在农村。城乡一体,互补互促,多姿多彩,幸福繁荣。

  • 2016/02/09 08:27

    长城网

    之三:农村的房价也该涨

      ●汪金友

      有一个村民,10年前花3万元钱在村里买了三间房子。最近他把这房子卖给了另一个村民,价格还是3万元,没有赔,也没有赚。

      有一个市民,10年前花30万元买了一套80平方米的楼房。最近他兴奋地告诉我,这套房子,每平方米已升至4万多元。刨去原来的投入,纯增值300万元。

      同样是房子,同样是10年,一个升值了10多倍,另一个却一分钱没赚。原因很简单,就因为市民买的是城里的房子,村民买的是村里的房子。买城里房子的人,10年就成了拥有300多万资产的富翁。买农村房子的人,10年之后,3万元还是3万元。公平吗?不公平。但谁让你们的祖先,把你们的家安在农村?谁让你当初没有眼光,不到城里买房子?3万元,即便在城里买8平方米,10年以后,也可以赚30万元。

      话虽这样说,但作为一个国家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却不能不顾及每个群体乃至每个公民的利益。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建设年代,农村和农民,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他们的劳动最累,他们的收入最少,他们的生活最苦,他们的舞台最小。市场经济似乎总是喜欢城里人和有钱人,给他们创造了太多的机会。而分散的农民,依然处于弱势地位。

      当很多人都在抱怨城市的房价上涨过快时,有一些城里人,正在暗自的庆幸。因为他们家里原来的老房子,转眼之间就翻了几番。没出力没流汗,只是摇身一变,就成了“百万富翁”。还有一些聪明的城里人,前些年贷款投资,买了二套或三套房子。以后房价大涨,赚的钱连孙子一辈都花不完。

      城市的房价为什么会像洪水一样暴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农村人的贡献。农村的孩子大学毕业以后,也想成为城里人。于是父母倾其所有,砸锅卖铁,给儿女在城里买房。而那些钱,有的进了开发商的腰包,也有的进了城里人的存折。

      中国的房子,现在大体分为三种价格:一线城市的房子,几万元一平方米;二三线城市的房子,几千元一平方米;多数农村的房子,几百元一平方米。农村的房子,或者依山傍水,或者一望无际,真的就那么不值钱吗?非也,完全是因为政策的限制。允许农村人到城里买房,却不允许城里人到农村买房。农村的房子,只能在本村进行交易。不准进入市场,价格当然就上不去。如果放开,很多农村的房子,可能比一线城市还要贵。

      有一些农民,有进城的愿望;也有一些市民,有下乡的愿望。他们在城里住腻了,非常愿意找个清净的地方,养养花,种种菜,喂喂鸡。但我们的现行政策,却不允许城里人到农村买房。一些专家还说,城里盖的房子,开发商都向政府交了土地出让金。而农村的土地属集体所有,农民卖房,却不会交这笔钱。

      前几天看到一篇报道,说英国的城里人退休后,很多都选择到乡村定居养老。致使现在英国农村60岁以上人口比例,远远超过了城市。许多地方农村的房价,也比城市更高。而且很多有钱人,还投资农村的环境建设。

      现在我们国家经济发达,实力雄厚,已经完全有能力反哺农村和帮助农民。而且放开农村的房子销售,也不需要国家投入。所以我们相信,迟早会有这种破冰之举,农村人可以到城市里买房子,城里人也可以到农村去买房子。

      预计20年后,农村的房价,将会超过城里。农村的房子,也不再是平房为主,而是各种各样的别墅为主。村庄的数量,会大幅度的减少,并出现很多各种各样的特色小镇。比如山乡小镇、水乡小镇、田园小镇、果园小镇、海边小镇等。无论住在城里,还是住在农村,都一样方便,一样幸福,一样有尊严。

  • 2016/02/09 08:27

    长城网

    之二:弟弟家的年收入

      ●汪金友

      我最小的弟弟,一直都在农村劳动。他的生活状况,也是我最关心的事情之一。所以一见面,就赶紧问他这一年的收入情况。弟弟告诉我,他已盘算过,刚刚过去的2015年,他们一家共计收入25000元。全家三口人,人均收入8300元。

      第一笔是种地的收入。水浇地种小麦和玉米,两茬产量共计达到2200斤,每亩纯收益1100元;旱田种花生,亩产400斤,纯收益1000元。全家6亩地,加起来收入6300元。另外,弟弟还承包了别人的6亩地,交去租金,共计收入3600元。

      第二项收入是打工收入。这一年,弟弟跟着三个小包工头,在家乡附近打工5个月。每干完一个建筑工地的活,都要等几天,才能找到新活。等待和在路上以及刮风下雨停工,都不开工钱。这样算下来,弟弟实际上工天数只有123天。每天工资110元,共计收入13530元。但到年底,还有三个工地的工资没有开,一共拖欠6600多元。

      第三项是家庭加工的收入。一有空闲,弟媳就帮邻村的销售商织渔网。这种活耗时费力,工钱又很低。但村里的很多家庭妇女都在干,她们起早贪黑,就为一天多挣几块钱。这一年,弟媳织网,共计收入1500元。

      弟弟是个勤快人,虽然已经50多岁,但只要听说有活干,马上就来了精神。风里雨里,再苦再累,他也不怕。有一次半夜下班骑车回家,遇到一辆拉煤的大卡车坏在路上。司机说,只要把车上的12顿煤倒到另一辆车上,他就给60元钱。弟弟见有钱赚,立刻答应。一锹一锹,一口气干了5个小时,才把活干完。回到家里,倒头便睡。以后还以此为荣,经常向人吹嘘,我装了一车煤,就赚60元。

      国家统计局公布,2014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9892元。有人预计,2015年,全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将会突破1万元大关。而我弟弟一家,却远没有达到这个平均数。而且弟弟所说的,都是现价。如果刨去物价指数,他们的收入会更低。

      是我们家乡的土地贫瘠吗?不是。亩产粮食能够达到两千斤以上,已经很不错了;是弟弟一家不能干吗?不是。全村人都知道,他们两口子,是最不怕吃苦的人;是别人家的收入,比弟弟家高吗?也不是。在我们村里,可能还有一半多的农户,收入比弟弟一家还低。

      我替弟弟发愁,全年收入25000元,还有6600元拖欠。在北京上大学的女儿,一年的学费6000元,日常生活费每月1000元。自己俩口还要穿衣吃饭,人情往来,这日子确实有点难。于是我说,过年买肉买鱼买酒买菜的钱,我给你出了!

      弟弟一家的收入,是全国农民的一个缩影。又种自己的地,又包别人的地;又干地里的活,又干工地的活,可谓多种经营、多处卖力。而即便如此辛苦,却仍然富不起来,甚至连平均数都达不到。

      农民收入难,主要难在两处。一是种地效益低,春种秋收,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一亩地的收益,也就千元左右。二是打工找活难,仍然留在农村的,大多是50岁左右的农民。因为要种地,只能打些零工,可哪有那么多的零活可干?

      当然,每个村镇,都可能有几个大户。他们的收入,常常是一年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如果一个大户一年收入100万元,那就等于100个农民每人“增加收入”1000元。很多的平均数,可能就是这样算上去的。

      怎样提高农民的收入?办法有两个。一是提高农产品的价值和价格,别让种地的人吃亏。二是大幅度地减少农民,如果减少一半或者三分之二,剩下留守的农民,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资源。“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全面的小康才有希望。

  • 2016/02/06 08:13

    长城网

    之一:美丽乡村知多少

      ●汪金友

      我的老家在河北省滦南县程庄镇汪庄村。虽然多年在外工作,但每逢过年,我都要回家。看看这里的变化,听听乡亲们的声音。

      今年刚一回来,就有一个村里人问我:“二哥,你说我们村算不算美丽乡村?”我一笑:“依我说,应该算。你看咱们村西边有岗,东边有河,坡上有树,河边有草,多美丽呀!”

      我们家乡的小河,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到哪里去。但它流经我们村的河道,足有5华里长。村子在河西的高坡上,小河在村东的坡下方。村依水建,水绕村流,绿树成荫,芦苇成塘,好一副美丽景象。

      前几年,我在我们村的河边,拍了一张照片。近处,平静的水面,浓郁的河草,轻拂的杨柳;远处,茂密的树林,掩映的村庄,碧远的蓝天。几个朋友看了,惊问:“这么美,是什么地方?”我自豪地回答:“这就是我的家乡。”

      但有了美丽的风景,就算美丽乡村吗?前不久,河北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其中提到,美丽乡村的建设标准,就是“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

      其一要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村庄规划科学合理,民居建筑富有特色,大街小巷硬化通畅。其二要生态环境清新优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生态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天蓝、地绿、水清。其三要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农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产业特色鲜明,农民收入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四要公共服务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备,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常态化管理机制基本形成。其五要农村社会和谐文明。村庄平安和谐,村风健康向上,农民安居乐业。

      按照这些标准衡量,不仅我们村,而且周围很多村,可能都还够不上“美丽乡村”。有的环境够不上,有的产业够不上,有的精神够不上,有的生态够不上,更最普遍的是收入够不上。河北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全省85%的农村,都要建成“美丽乡村”。这个任务,确实有点艰巨。

      根据省里的规划,全省4.7万个村庄,将被分成三类。一类是“保留村”,一类是“中心村”,一类是“撤并村”。对于“保留村”,将按照“修旧为主、建新为辅,保留乡村风情、改造提升品位”的要求,一村一策、就地改造。同时,将每年启动建设200个左右中心村,平均一个中心村,撤并整合3-6个行政村。另外,对于空心率超过50%、剩余户少于100户的空心村,实施搬迁整治。

      可能,绝大多数的农民,现在还不清楚这个规划和政策。不知道自己祖祖辈辈所居住的村庄,是属于“保留村”、“中心村”,还是属于“撤并村”。如果被列为“撤并”的行列,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我们村是个大村,估计不会被撤并。但“空心”的问题同样存在。很多的年轻人,上了大学就不再回来。还有很多在外打工和做生意的人,也在城里买房租房。现在的乡村,已经不是过去的乡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首先要弄清楚,哪些乡村可能消失,哪些乡村依然存在,哪些人是未来乡村的主人。

      我问几个乡亲:“你们会永远留在咱村吗?”他们回答:“当然,到死都不离开这儿。可到了下一代,咱就留不住了。说不定,几年之后,还得到城里给他们看孩子。”接着,历数村里有多少个父母,被儿女“带”进了城里。

      没有美丽的主人,哪有美丽的乡村?所以,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留住人、吸引人、聚集人。以人为本,以人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