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社会民生

“严”字当头,能否遏制论文作假?

http://www.hebei.com.cn 2013-01-08 11:03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中大学生买卖、代写学位论文等作假行为时有发生。2013年1月1日,《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正式实施,在这一新的学术规范中,论文作假者将被取消学位申请资格,而为他人代写、出售学位论文者以及作假者的指导教师、学校等也将面临处罚。(12月31日中国政府网)

  一人论文作假,学校连带受罚,我们乐见这样的规范出台。严厉规范的执行必将在学术界涤荡起一股清新之风,学术论文造假的行为势必受到遏制。但目前,论文代写、代发等乱象依然存在,论文作假依然难被发掘,仅仅依靠一个规范是不够的,肃清学术“流毒”的道路依然漫长。

  论文重复率机器检测、资深教授组成答辩委员会,这些都曾是学界抗争论文“流毒”所做的努力,然而在金钱和所谓的“人情世故”面前,这些尝试也逐渐难挡“流毒”的侵袭。于是,颠覆现有的奖学金评价体系和教师职称评价体系的声音便多了起来,仿佛只要推翻“唯论文论”,学术界就能重获光明一般。

  有学校变本科生的学位论文为毕业设计,有学校把老师教学表现评定职称的重要标准,我们乐于看到这样的改变,但绝对不会放弃肃清论文“流毒”的使命。事实上,目前的学术论文仍然是衡量高校教师、学生科研水平的有效参考标准,我们不能因为它有“流毒”就对它弃之不理,我们也不能期望一个刚开始实施的规范,就会解决所有的问题。

  如何彻底肃清论文“流毒”?除了继续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之外,多方努力、多管其下的积极执行已有的规章制度,才是我们应当努力的方向。只有这样,我国高校的学位论文管理才会更加规范,我国学位制度的严肃性才会被维护,我国学位授予单位的科研能力才会有质的飞跃。只有这样,每个人才能对学术怀揣着一份之心,中国的学术界才能真正的在阳光下运行。(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姚友明)

关键词:论文,作假,学位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李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