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娃娃”“月亮孩子”“蝴蝶宝宝”……听到这些浪漫的称呼时,你可曾知道:它们背后都有一个沉重的名字——罕见病?
2月28日是第16个国际罕见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点亮你的生命色彩”,旨在提高公众对罕见病及罕见病群体的认知,帮助该群体及时诊断干预,提高生存质量。
认识罕见病,首先不能简单地“望文生义”。从发病概率上看,罕见病的确极为“罕见”: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的疾病为罕见病。但换个角度看,罕见病其实并不“少见”:一是种类繁多,全球目前已知的罕见病超过7000种;二是患者总数不少,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各类罕见病患者2000多万人,每年新增患者超过20万。
关爱罕见病患者,意义也不仅是呵护“少数人”,而是和每个人息息相关。一方面,八成罕见病都与遗传基因有关,而每个人可能是这种“缺陷基因”的携带者。也就是说,只要有生命的传承,就有发病的概率。哪怕这种概率再低,落到不幸的个体身上就是100%的灾难,不仅带来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长远来看,关注罕见病也是在关注我们的明天。在去年11月召开的第四届罕见病合作交流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宋保亮表示,“加强罕见病基础研究,获益的不仅仅是罕见病患者。”作为基础疾病的极端表现,针对罕见病的精准研究,无论对常见病的诊疗、新药的研发,还是疾病的理解,都有着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罕见病不只是单纯的医学问题,同时还是重要的社会和民生问题。健康中国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看见“罕见”,破解“诊断难”是当务之急。早发现、早干预是防治罕见病的最佳途径,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极易造成误诊、漏诊——有60%的患者经历过误诊,平均确诊时间将近四年。究其根本,是相关专业人才的缺乏,改变“单打独斗”的局面很有必要。如广东就于2019年成立了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对患者进行相对集中诊疗和双向转诊。
关爱“罕见”,缓解“用药难”是托底之举。由于药品研发难度大、投入高、周期长,企业积极性不高,罕见病药物也被称为“孤儿药”。近年来,从加快治疗药品审评审批,到支持罕见病用药优先进入医保目录,从鼓励药企研发生产,到集国家之力进行“灵魂砍价”……一系列政策出台见效,为正在流逝的生命按下了“减速键”。
理解“罕见”,平视“少数派”是应有之义——“瓷娃娃”这类代称,就怀着满满的善意,给患者带来了一种无形的鼓励。正如有患者这样倾诉心声:“我们是跟大家站立在一起的,只不过是不同的色彩。”有的疾病会影响人的外形、长相和走路姿势,多一些尊重,不另眼看待,应是普通人最起码的自觉。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罕见病患者不孤,我们皆为邻。(钟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