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彩礼”频上热搜,如何从源头治理彩礼乱象?近日,新华社的报道深挖农村地区彩礼观念,引发强烈反响。
彩礼这一婚俗礼仪自古有之。在“妻从夫居”的宗族社会中,彩礼一方面被视为对女方家庭养育之辛的报答,对劳动力出嫁的补偿;另一方面也作为维系宗族关系的纽带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新中国成立后,“主干家庭”向“核心家庭”模式过渡,彩礼也常被用作分户而居的启动资金,无论扎根乡土还是奔赴城市。《私人生活的变革》中,就曾描述过这样的有趣情景:“丈夫怂恿妻子在自己的父母面前吵闹,为小家庭谋得更多的利益,父母出于爱护之心多愿意妥协。”
而今整治高价彩礼,缘于其发展走岔了路。物质生活渐趋富足,也使得彩礼呈现出更多的交换属性,冲淡了朴素的情感。作为一种人情交换,彩礼数目与面子挂钩,在聚落内引发攀比。彩礼还延伸出价值交换的作用,关乎城乡之间、家庭之间、性别之间择偶权利的倾斜。更有“家庭越困难彩礼越高”“姐要彩礼弟娶妻”等现象,令许多家庭深陷其中又无力负担。
说到底,结婚看重的是感情,追求的是幸福。要照顾到大家庭的感受,但本质上还是两个人的事。用高价彩礼来衡量“爱不爱”“孝不孝”,不如回归生活的点滴;借大操大办来炫耀面子,最终“肉疼”的还是自己。高价彩礼是一把锁,锁住男方追求幸福的勇气,也限制女方选择幸福的权利。
纵观彩礼的沿革,思想上的转变贯穿始末。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一号文件连续三年将整治彩礼并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足见其重要性。摒弃“以婚谋财”“彩礼致富”等错误观念,有助于弘扬奋斗精神,集中力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彩礼问题盘根错节,受乡风民俗影响很深,并通过人口流动而关联起全局。设立婚俗改革试验区,在全国范围内协同发力很有必要。治理高价彩礼,不能“一管就死”“一限了之”,而是要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考虑到民众的主观意愿,扎实走好每一步,避免“触底反弹”。
“自己家业自己创,乡村振兴靠实干。”各地采用政策划线、上门劝导、集体婚礼、签承诺书等方式宣传健康婚嫁文化,抵制高价彩礼,收到初步成效。“限高”之后,要真正做到“探底”,还需引导民众自发地从思想上“刨根”,让“向钱看”重回“向前看”。(默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