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提供的‘妈妈岗’上班时间灵活,方便接送孩子,上班带娃两不误。”郑女士是广东省中山市某公司的一名销售经理,她感慨,“这对于宝妈来说,很友好。”这是广东珠三角地区积极探索“妈妈岗”模式,帮助女性实现家门口就业的缩影。“妈妈岗”就业模式盘活了本地富余劳动力,缓解企业“用工难”困境,有效实现了妇女就业、企业用工、家庭照护的“三赢”。(见1月6日《工人日报》)
近年来,各地已经出现了不少“妈妈岗”,但多为一些企业的个性化探索,落实有关“妈妈岗”的劳动制度、弹性管理、权益保障等,多靠企业自己的责任意识和内部管理。同时,不同企业的“妈妈岗”可能有不同的模式,有的在权益保障方面也可能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劳动合同签订不规范、社保缴纳不全面等。
在如此现实语境下,广东珠三角地区的“妈妈岗”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比如,集体作战、共性探索、政府参与——有的地方推出多期“妈妈岗”专场招聘会,为企业和女性劳动者牵线搭桥;有的地方大力支持推动“妈妈岗”模式在区域内复制拓展,使“妈妈岗”覆盖的用人单位不断增加;有的地方人社部门针对“妈妈岗”等灵活就业群体出台了相关指引,依法加强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劳动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确保劳动合同规范签订、社会保险足额缴纳、工资按时按量发放等;有的地方从就业扶持政策、培训扶持、税收减免等方面对“妈妈岗”就业模式进行支持,向设置并申报“妈妈岗”的企业发放补贴……
不难看出,有了机制支撑,推进“妈妈岗”模式持续发展的动力便由企业责任更多地升级为社会责任。无疑,规范的机制,可以减轻企业的压力,给企业提供更多支持,可以增强企业设立“妈妈岗”的积极性。比之个体探索,机制探索也能进一步明晰各方的权利义务,确保“妈妈岗”模式的规范性和长效性,进而照拂更多女性的就业权益。
“妈妈岗”为一些带娃的宝妈量身定制工作岗位,用工形式灵活,兼顾了妇女就业、家庭照护、企业用工等多方需求,为宝妈实现“一手上班,一手带娃”的诉求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妈妈岗”也为企业输送了更多劳动力,可以缓解企业招工难、留工难的压力,给企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更多活力。此外,“妈妈岗”一定程度上分担了民众生育养育的成本,是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切实举措和有益探索,值得更多地方借鉴推广。
在一些地方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希望更多地方能够有意识地加强对“妈妈岗”的机制性支撑,不断共享经验,优化措施,通过金融支持、减免税费、资金补贴、技能培训、荣誉表彰等方式鼓励、引导更多企业设立“妈妈岗”,夯实“妈妈岗”的劳动权益保障底线,为更多女性劳动者营造更加健康、有序、适宜的劳动环境。这不仅关乎小家的幸福,而且关乎国家的发展。(李英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