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B.1.5会导致拉肚子,有条件的请准备蒙脱石散……”最近,江苏无锡的一位小伙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条朋友圈竟会导致蒙脱石散一夜脱销。由于“只是发在朋友圈,没有主动散布谣言到微信群、微博等公众平台”,民警对其从轻处罚,进行了批评教育。
一条朋友圈竟有如此杀伤力,的确让人惊诧。XBB专攻心血管和导致拉肚子本属虚假消息,而该发布者既非专业人士、公众人物,也非利益相关,所发内容只是“个人理解和猜测”,发布出来也只为“提醒亲朋好友”。但就是这么条没头没尾的消息,被好事者截图外传“出圈”,一传十、十传百,随后“搬运工”又将其发布到微博、短视频平台等,最后竟发酵蔓延形成“爆炸级”传播和影响。复盘这场舆论“海啸”,可以看出疫情之下广大民众的焦虑与敏感,可以看出一些带货炒作者的推波助澜,也可以看出“宁可信其有”的心态左右下,盲从跟风能够达到何种程度。
“一条朋友圈导致某某药脱销”虽属极端,但放眼近些年,正是一张张不知出处的群聊截图、一段段未经证实的“建议提醒”,屡屡在社交媒体掀起大小风浪。如此种种,也折射出当下谣言传播的新特征。网络时代,信息传播呈现“一对多”形式。即便在私人社交平台,也很难掌握自己所言会被哪些人获取、进行怎样的再传播。而这一过程往往“其疾如风”,有媒体指出,在社交媒体中爆裂的网络谣言可以在4小时内覆盖数千万对信息最敏感的人群,完成对全国信息敏感者的第一轮传染性触达。换句话说,“在光纤中,流言和光速一样快”。此外,互动性极高的传播过程中,还会不断有网民添油加醋、以讹传讹,一步步推高谣言的热度。
小道流言被放大至此、危害如斯,引人深思。细看这类谣言的传播链,每个环节都有需要修正之处。比如发布者,身处网络空间,无论是群聊还是发朋友圈,发言都要有最基本的审慎。再如旁观者,刷手机之余,哪些信息可以共享传播,哪些不过一笑了之,哪些需要警惕屏蔽等,需要多几分思考。平台也要不断完善谣言甄别过滤,及时切断谣言传播链,才能避免其扰乱视听。
当然,降低谣言杀伤力,权威声音亦是关键。就拿眼下来说,全球流行的新冠变异毒株错综复杂,临床症状较以往有何不同,如何有效防范,需要做哪些准备等等,大众确有困惑。正视舆论场的诉求,多一些既专业又通俗的解答,谣言作乱的空间才能越来越小,乃至不攻自破。(汤华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