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运动员可能面临的“退役即失业”困境,全国人大代表、奥运冠军叶诗文建议,要加大对退役运动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指导力度,增加培训时长,同时鼓励更多市场岗位向退役运动员开放,部分岗位可适当降低标准。
对于职业运动员而言,不论是颁奖台上身披荣光的胜者,还是赛场上矫健如飞的追跑者,终要面临重要人生抉择——退役后该往何处去。据权威统计,我国在册的专业运动员约5万人,每年约有3000至4000名运动员退役。由“体育人”转型“职场人”,不难想见他们可能遇到的多方面不适。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广大运动员是实现体育强国梦的宝贵人才,也是引领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力量。退役运动员的转型就业不仅事关个人前途,更关涉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的有效供给,兹事体大、不能轻心。曾为中国体育事业挥洒青春和汗水的运动员,值得全社会尊重与善待。
如何有效盘活“潜伏”的体育资源,考验多方智慧。细究包括国家体育总局在内的破题之道,助力退役运动员平稳转移至职场是一贯主题。在体教融合背景下,从顶层设计“探索优秀的退役运动员到学校兼职体育教师”,到省级层面“开辟退役运动员担任学校体育教练员通道”,再到各地竞相鼓励待就业运动员参加教师资格证培训班,让具备一技之长的体育人才进校园、进课堂不失为可行思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延续竞技热情、点燃青春希望,退役运动员可以在另一个赛场继续书写人生精彩。
人生能有几回搏?退役运动员华丽转身入校园是就业图鉴中的一道剪影,而我们发现更多拼搏之景同样扣人心弦。2007年退役的吉林短道速滑运动员王阳难舍冰雪,走下赛场投身冰鞋研发;多次获得武术散打冠军的运动员杨明明,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创办体育公司……不负对体育的热爱、带动退役运动员就业,赛场上的奔跑者发挥专长转型成功,摇身化为职场上的引路人。
从退役运动员的就业途径看,不管是政府搭台,还是自主创业,抑或其他可供选择的方式,努力提升自己永远是制胜法宝。做好退役后的职业规划,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全力提升知识文化修养,用足用好每一个平台、每一次机会,是运动员成功再就业的关键。相应地,有关部门与社会力量应主动作为、有效作为,以看得见的诚意善待那些为体育事业洒过汗甚至流过血的赛场勇士。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愿在利好政策惠泽下,曾经赛场上的职业运动员依然能在职场上用力奔跑、收获喜悦。(静子)